皮肤科教学在皮肤科教学中培养医学生临

科学的临床思维是医生以逻辑思维为基础,运用已有的医学理论和经验对疾病现象进行调查、分析、综合、判断、推理等一系列的认识过程,是临床医生透过疾病现象揭示疾病本质的理性认识过程,其包括疾病诊断的确立过程和治疗方案的决策过程[1]。科学的临床思维方法和习惯是临床医师成长和成功的关键,如何提高实习生的临床思维能力成为目前教学的一个重点课题。皮肤科作为临床医学的一个分支,在实习生的培养过程中,临床思维能力的培养尤为重要。

1学好皮肤科的基础知识,掌握临床基本训练

没有扎实的临床理论知识基础,临床思维则无从谈起。基础知识涉及解剖、生理学、生化学、病理学、微生物学、免疫学、分子生物学、病因学、诊断学、药物学、理疗学、美容学、中医学等诸多领域。皮肤病的表现都是以不同大小、形态、颜色、质地的各种皮损呈不同排列组合而成,表现在外。有些疾病的皮损形态特殊,一看便知,而很多疾病的皮损则呈非特异形态。皮肤病的诊断要从皮损的发病部位和皮损形态两方面着手。不同的部位(包括全身)有不同的多发病,如颜面多发痤疮、酒渣鼻、黄褐斑、红斑狼疮等;小腿好发结节性红斑、硬红斑、过敏性紫癜、进行性色素沉着病等;掌跖好发掌跖角化病、掌跖脓疱病、手足癣等。伸屈侧亦有不同多发病,如湿疹好发于屈侧,而痒疹、银屑病则好发于伸侧等。不同的疾病有不同的皮损表现,10余种原发损害和继发损害组成多种皮肤病(常见的余种),皮损的表现特征是斑疹还是丘疹、水疱、糜烂、溃疡、脱屑等,是单一形态还是多形态,以哪种为主,分布状态如何。这样纵横交叉,再结合患者的自觉症状确定数个疑似疾病的范畴,从中根据诊断标准进行分析确诊。

2拓宽知识面,避免临床常见的思维缺陷

临床思维与其他学科的思维方法既有共性,又有其自身的特点。临床思维研究的对象是一个个具体的人,人体本身就是世界上最复杂的有机整体,而人类疾病同样也极其复杂、多样化,加上个体间的差异,使临床表现千变万化。在临床诊断时需要根据临床皮损的形态、部位、伴发症状作综合判断,因此对原发皮损、继发皮损形态的识别能力尤为重要。在教学中,我们注重培养学生对疾病的敏锐观察力,拓宽学生临床思维,避免过于片面、简单的思维,例如患者臀部斑块20余年,从未消退,单纯皮肤损害很像神经性皮炎,但结合20余年的病史就要考虑皮肤结核。再如梅毒血清试验阳性,未做梅毒确诊实验就直接诊断梅毒,而不排除某些老年慢性疾病患者可能存在假阳性的情况,就会把诊治指向误区,并给患者造成严重的心理负担。另外虽然特征性的皮损是疾病特异性的,但仍需拓宽思维,透过现象看本质,避免皮肤损害的表面化或主观化。如皮肌炎患者仅抓住皮肌炎的典型皮肤损害,却忘记查找可能潜在的恶性肿瘤。再如盘状红斑狼疮如果忽略系统性损害,则可能漏诊系统性红斑狼疮。

3去繁存真,把握要点

临床现象复杂多变,同一疾病可呈现不同的临床表现,干扰临床的病情分析,影响治疗的决策,因此要求我们在临床上应梳理疾病诊断中的主线与节点。如药疹、癣菌疹,在临床上就极易混淆。但万变不离其宗,特定疾病的性质往往可以决定病情的诊断,而综合的病情分析或全面的体格检查又可为正确的决策提供依据。譬如诊断急性荨麻疹必须找到比较明确的导致过敏的因素。虽然临床表现相似,但致敏原因各不相同,包括食物(牛奶、花生、鸡蛋等各种异种蛋白)、吸入物(花粉、尘螨、羽毛等)、药物、感染(包括多种内源性慢性炎症)。治疗过程中需抓住主要矛盾,明确过敏是由于进食异种蛋白所致,还是感染因素,如为感染因素(如胃幽门螺杆菌感染或上呼吸道感染)引起,在常规抗组胺同时积极治疗原发病,不能盲目使用糖皮质激素;而在上呼吸道感染同时由于服药,导致药物过敏引起药物性荨麻疹,则需积极治疗,早期使用糖皮质激素抑制变态反应,并且嘱患者多饮水或加大补液量。在荨麻疹这一临床常见疾病,也是需要仔细询问,正确判断,方能有效治疗。一旦抓住了荨麻疹的这些特点,即把握住疾病诊断的关键节点,就可在多变的临床表现中寻找有价值的线索,为正确的临床诊治提供依据。

4“启发式”教学模式

传统医学教育过程中多数老师对医学生采用“填鸭式”的教育,这种单纯的知识传授使医学生缺乏感性认识,教学效果较差,不适应现代医学发展。以学生为主体,从学生实际出发,提出富于思考性的疑问,采用“启发式”教学能有效地促进学生思维发展,扎实地掌握知识[2]。如药疹的教学中,在要求学生通读教材后,首先提问学生目前常见的用药方法有哪些(口服、注射、吸入、栓剂、外用药吸收等各种途径),而药物通过上述方式进入人体,引起皮肤黏膜的炎症反应。它是药物反应的一种表现形式(常见的变态反应有几种?一般药疹由几型变态反应导致?),严重者可累及全身多个脏器。临床表现丰富多变,如固定型、剥脱性皮炎型、荨麻疹型、麻疹样或猩红热样等等(用总论中所学的原发损害和继发损害描述),但全身皮肤出现损害前,往往在发病前4~20d有过药物摄入史(强调并非用药后立即引发皮损),把握住这一关键点,再询问相应的药物摄入情况,比对特定药物引起的典型皮肤损害,就可诊断药疹,并初步判定可疑的致敏药物。最后强调,目前国内食物中可能存在的药物因素,如虾蟹饲养中添加的抗生素,也可能间接导致人群发病,从而增加确诊的难度。

5多向性临床思维的培养

对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手段并非是一成不变的,对同一种疾病,可以通过不同方法诊断,也可以有不同的治疗方案[3]。从临床教学的内在要求来说,见习教学要留有多向探索的余地,应鼓励学生探讨多种合理的诊治方案。我们在见习带教中会选择一些疑难病例,启发学生去分析病情,进行诊断和鉴别诊断,制定治疗方案,培养学生多向探索、善疑求异的临床思维模式,同时又能提高分析、归纳等多方面的能力。科学的临床思维就是思维与事实完美、和谐的统一,这是一个理想的境界。对于刚刚接触临床的见习生,缺乏临床经验,掌握科学的思维方式就显得更为重要。帮助见习学生建立科学的临床思维方式,对于他们今后在临床工作中能够做出正确的临床决策,提高临床诊治水平和能力至关重要,也是见习带教应该努力的方向

6结语

临床专业课训练临床思维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多个学科间的不断重复训练培养,使学员逐渐形成主动性思考、综合分析的习惯和思维模式,在提高皮肤性病学教学效果的同时,也有利于整个医学教学质量的提高。在见习过程中,启发并总结特定疾病的主线或关键点,可以便于初学者掌握诊治要领,避免大海捞针。同时,培养学员正确的临床思维能力和综合分析能力,引领见习学员在临床学习中不断探索,提高临床教学质量。而多次典型病例的分析比较,可以进一步提高训练思维的效果。

参考文献(略)

更多精彩内容,详见杂志原文!

《实用皮肤病学杂志》订阅方式:①邮局订阅(适用于单位或图书馆统一征订)。全国邮发代号:2-。②编辑部直接订阅(适用于单位批量或个人订阅)。通过邮局汇款至“北京市东城区南门仓5号《实用皮肤病学杂志》编辑部”注明订阅数量、邮寄地址,并请致电-。

赞赏

长按







































北京中科医院几级
新疆白癜风医院



转载请注明:http://www.shouzuxuanajh.com/szxzl/9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