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肤科
鹅掌风又称手癣,是一种发生于手部的皮肤癣病。手癣是由真菌引起的,多来自于挠抓足癣、股癣和头癣等直接接触传染或甲癣及手背部体癣的伸展,因此它有一定的传染性。在手癣的发展阶段,皮疹非常活跃,出现红斑、丘疹、水疱和脱屑等病变,此时真菌生长繁殖也很快,传染性也较强。病久则气血不能来潮,皮肤失去荣养,以致皮厚燥裂,形如鹅掌。
对鹅掌风的治疗,目前西医经典的药物有局部应用水杨酸、苯甲酸等角质剥脱剂、口服外用唑类和丙烯胺类抗真菌药物,但随着临床的大量应用,产生耐药的现象也逐渐增多,停药后易复发,加之不良反应的限制和药物成本较高,患者应用相对较少。而中医药在治疗手足癣方面却有独特优势,表现在患者效果满意,不良反应少,价格低廉等。
祖国传统医学认为鹅掌风多因湿热下注或久居湿地感染湿毒,湿热之邪郁于膜理,日久化燥伤阴而成。《医宗余鉴外科心法》谓:“此证由胃经湿热下注而生,……经年不愈,及其缠绵”。
从20世纪20年代开始,人们便从中药中寻找抗真菌药物,现代文献报道的治疗手足癣的中草药有数十种,主要集中在杀虫疗癣药、清热燥湿药、祛风止痒药这几类。例如皂角、川椒、百部、蛇床子、大黄、地骨皮、黄柏、苦参、白鲜皮、地肤子、红花、桃仁、姜黄、藿香、芒硝、明矾、硼砂、荆芥、防风等20味中药抑制常见真菌效果。有文献证实复方中草药对常见浅部真菌病和部分深部真菌病有较好的治疗作用,根据辨证论治将中药加以组合可以起到很好的协同作用。用藿香、香薷、茵陈、土槿皮和石榴皮5味中药组成复方洗剂进行抑菌实验并对例患者进行临床观察,结果显示复方藿香洗剂对7种致病真菌有较好的抑菌作用,特别对红色毛癣菌和白色念珠菌的抑菌效果显著。
除中药熏洗外,还可以采用药艾条灸治疗足癣,采用局部熏灸治疗湿热下注型足癣,治疗效果优于达克宁,其在改善瘙痒、丘疹、水疱及浸渍糜烂症状方面有较为显著的疗效。
中医中药对手足癣具有良好的治疗作用,在治疗手段上以中医外治为主,采用经验方浸泡、艾灸治疗等,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法亦得到广泛运用,中医药在治疗手足癣上的简、便、廉、验的优势充分体现。
咨询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