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阅读不方便,不妨听语音吧
1号播音员:李秀文
在市场经济下,所有的组织机构,都必须了然于胸什么才是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它是一切生存、发展的根基。自然,对于广电系统亦是如此。
那么,什么才是广电系统的核心竞争力呢?
1号认为,作为一种稳固性较高、组织化较强的内容产业,广电系统的核心竞争力,一是制作团队,二是主持人。前者守卫内容的后方,后者挑起内容的门面。二者的专业度、稳定性、成长性越高,广电系统的核心竞争力越强。
而年,我们也看到了湖南广电的年度工作重心也囊括了这两个要点:其一,推出“工作室制”,为七大工作室授牌,坚决让制片人站在C位;其二,将大力培养、签约一批新主持人放在“湖南台七大任务”之一。
而主持人新生选拔节目《嘿!好样的》,便是在这样的战略布局中应运而生。
主持人战略规划:
养成新晋主持、重塑成名主持
《嘿!好样的》显然是一个战略意图十分明显的节目。
其首要意义,便是强化湖南台主持人这一核心战略资源。在内容大爆炸的时代环境下,人格化成为无论新媒体还是传统媒体形成差异化竞争的重要因子,主持人便是立足于台内、代表了平台的“魅力人格体”,具备数量越多、类型越多的“魅力人格体”的频道才能成为“魅力内容平台”。
《嘿!好样的》的节目模式,是“以老带新”的,即,由成熟的湖南卫视主持人群带领着新晋的湖南卫视主持人进行实战演练。
一方面,对于新晋主持人,《嘿!好样的》所起到的功能便是选拔、养成、推广。
它通过呈现出一批风格、特长、类型各异的年轻人,比如演技派的李浩菲、好舌头的冉高鸣、学霸级的李璐尔、最强记忆力的刘承林,节目将代表各种新鲜主持风格的他们推到观众面前,通过一季的节目,一边培养起真正有历练、有实战的主持人,一边也通过粉丝互动择选出观众真正需要的主持新势力。
事实上,湖南台在主持新人的培养上不但历来有之,也在不断调整。从年的《闪亮新主播》到年的《夏日甜心》再到年的《嘿!好样的》。走过十余年主持新秀选拔之路的湖南台,在今年也认识到了,“实战”之于主持新秀的重要意义。
此前,1号在跟一名资深主持人沟通的过程中,还探讨到了,综艺主持人究竟能不能培养的话题,该老师还表示,这实则不是一个简单能够解决的问题。一是因为现在主持专业的高校教育还不是很跟得上,毕竟综艺主持做得最好的人都在一线,而高校师资自己的教研能力与行业发展存在滞后;二是因为主持实际是非常考验临场应变发挥、舞台心理素质的行当,没有走到台前很难真正试出深浅。
而此次的《嘿!好样的》以“实战”作为“养成”的“主修课”,似乎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也是业内自发的进行“产学研”的自产自销,弥足的正是目前“产学研”在主持人培养之上的一点缺憾,或许也是未来学科建设上的一条明路。
另一方面,对于成名主持人,《嘿!好样的》所起到的功能便是形象重塑。
对于何炅、汪涵这样的一哥级别的成名主持人,我们通过真人秀、通过深度访谈、通过多年的认识,已经对他们有了比较全面的认识;然而,对于杜海涛、沈梦辰这样的中生代主持人,我们往往看到的还是稍显稚嫩的他们,我们看到的拘于某一个视角下的他们。
这个节目,却是用另一个与以往大有不同的视角切入这批我们认识却我们不真的认识的中生代主持人,你会有几分意外地发现,他们身上有被忽略的闪光与被扭曲的误解。他们需要唱歌、跳舞、演戏、游戏,十八般武艺样样不落;他们需要既不让话落地、场子冷,又不能抢风头、博出位,要拿捏到最刚刚好的力度;他们需要既有记忆力、应变力、博闻强记的智商,有需要让人舒服、让人松弛的情商。正如沈梦辰所说:“当好一个主持人真的好难,又要做好绿叶,又要控全场。”
所以,主持人的生命周期、演艺生涯,往往相较于其他类型的艺人是更长久的,但与此同时,一个优秀的主持人的养成也是更长久的,甚至如海涛、沈梦辰、梁田这一波已然活跃在湖南台的主持人,他们也仍然在养成期。于是,在看《嘿!好样的》之后,你会更能体谅他们的不容易、亦能看到他们的专业度,也更能理解他们同样也是一批正在这个不容易的行当中,仍在成长的年轻人。
品牌战略规划:
内容双轮驱动、频道文化输出
《嘿!好样的》的战略意义,还不止于人才这一单一维度。它还具备了湖南台品牌层面的价值与考量。
一方面,它牵引了湖南卫视与芒果TV的双轮驱动。
“双轮驱动”,是湖南台近年来重要的战略布局,也成为湖南台品牌价值的一大背书。在此布局之下,便需要更多的内容、更多的项目,牵引、实操、达成这两大巨轮的同步前行。
而《嘿!好样的》正是这样的内容:它的节目在芒果TV播出,但是大量地参与到湖南卫视的大型节目中,并且,后续从《嘿!好样的》培养而出的新晋主持人,也会根据项目在两大平台上都有参与。
首先,这是一个以小切口、小成本联动大资源、大IP的高性价比节目形态。
参与《嘿!好样的》的主体人物,由新晋主持人和湖南卫视主持人构成,成本不会太高、得以有效控制预算;然而,却让他们参与到《歌手》《我想和你唱》等一系列湖南卫视顶级IP的录制中、参与到与这些节目中顶级明星的互动中,这种“套拍”的方式,既给节目本身带来了流量,又实现了频道资源最有效的利用。
其次,这也是一次让湖南卫视与芒果TV形成有效磨合的试炼。
年,芒果TV上线,短短四年之间,依托湖南台强大的内容资源如今已然成为中国第四大视频网站门户,且其在OTT端的下载量、活跃度几乎与优酷不相上下。随着组织的快速大型化、规模化,实则要实现两大巨轮的有效驱动是有着与日剧增的难度,而在制片人“工作室制”之下,也鼓励制片人尝试为芒果TV提供网综项目,这就要求二者之间的协同在未来要有更深度的联袂。此次《嘿!好样的》中,我们便看到了,多个工作室之间的沟通、协作,这便正在为“双轮驱动”打下基础。
另一方面,它呈现了湖南台的品牌文化。
借由着新晋主持人的培养,《嘿!好样的》实则让观众跟随者新人的视角,感受了湖南台的品牌文化。
从这个视角上,你看到了他们的敬业——梁田每每必须提前半小时到达录制现场,以保证绝对不出现录制事故;海涛前一夜凌晨三点与跟拍导播敲定行程,第二天仍旧八点前比新晋主持更早到达现场;你看到了他们的活力——无论是新晋主持人还是成名主持人,无论是台前主持人还是幕后工作者,你都能看到他们的激情、活力、欢乐,由此,你才能更理解湖南卫视“快乐中国”的品牌理念,而这也是湖南台多年来能够深耕年轻市场、年轻人群的核心原因。
1号结语
1号认为,《嘿!好样的》是一个很具有启发意义的项目。
当我们在思考平台与内容之间的关系之时,很容易拘于短线的成败、项目的得失,却很容易忽视了长线的价值、品牌的力量。
湖南台之所以能够多年立于不败之地,并且1号认为会继续立于不败之地,便是在于它从制度建设到内容规划,不仅仅看重当下的爆款与否,并重未来的战略布局。
《嘿!好样的》便是这样一个全方位的战略型节目——一来,为核心人才战略养成与推广;二来,为双轮驱动战略磨合与试炼;三来,为频道品牌文化塑造与宣传。三板斧下来,便巩固了湖南台的核心竞争力。
而这种超前的思维模式,是行业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