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随着气温回升,加上雨水增多,“真菌团队”活动频繁,雨天趟水过后,不仅溅湿了鞋子,还易带来引发脚气的真菌入侵。今天,就让我们继续来深度解读这一日常生活中比较常见的真菌类疾病——脚气。
一、您知道脚气是什么吗?脚气是足癣的俗称,又名香港脚,是一种极其常见的真菌感染性皮肤病。在人群中,脚气的患病率平均为15%,也可高达30%-70%。患者常表现为瘙痒、脱皮、水疱等,湿热地区和高温季节尤为多见,而且脚气易反复发作,约84%的患者平均每年发作2次以上。二、“脚臭”不等于“脚气”通常人们把“脚气”与“脚臭”混为一谈,其实两者是有区别的。“脚臭”就是脚上散发出的异味。脚臭可能是由脚气引起的,但脚气未必都脚臭,两者间没有必然联系。三、病虽“小”危害“大”,别拿脚气不当回事!在大多数人眼中,脚气无非就是脚痒、起水泡、脱皮,对健康没什么影响,更不会危及生命。因此,有的人痒的时候就随便到药店买点药膏涂涂,有的人干脆任其存在,甘心与真菌“和平共处”。其实,脚气这个病虽小,但是影响较大,应引起重视!1、影响生活质量·脚气可以产生瘙痒,且程度比较严重,有些患者会因瘙痒而无法入睡·脚气感染时会有疼痛,疼痛影响到患者走路·影响日常活动、工作和社交活动(如:游泳、访客、足浴、旅游、不能穿喜欢的鞋袜、限制职业选择、影响交友、谈恋爱等)·影响情绪和心理(如:心情烦躁,担心外观,不愿意别人看到患处,不喜欢社交和与人交往等)2、容易传染脚气可传染到身体的其他部位,如手、躯干、屁股等。有资料显示80%脚气患者由于习惯用手搔抓患足,平均6年后95%患有手癣脚气还容易传染给家人。据统计,29.7%的患者家人会被传染该疾病3、容易反复发作用“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来形容脚气毫不夸张,很多人脚气“年年治,却岁岁发”。据统计,约84%的患者平均每年发作2次以上[9]4、更为严重的问题搔抓会导致局部细菌感染,可发展成淋巴管炎、蜂窝织炎及丹毒,可谓后患无穷。四、脚气也需分类型脚气有3种类型,看看您的症状与下面哪个描述的最为相近,判断您的脚气属于哪一种类型?1、可见小水泡成群或散在分布,泡内有澄清液体,干燥吸收后出现脱皮,常有瘙痒,时而瘙痒严重,如果您的表现与第一种描述相近,那么您可能是水疱型脚气。2、好发于第3~4和4~5趾间,夏季多发,表现为趾间糜烂,潮湿,被浸得发白,待干了脱屑后为红色的糜烂面,奇痒。如果您的表现与第二种描述相近,那么您可能是趾间糜烂型脚气。3、好发于掌跖,皮肤粗糙、增厚、脱皮、干燥,自觉症状轻微,每到冬季,易发生皲裂、出血、疼痛。如果您的表现与第三种描述相近,那么您可能是鳞屑角化型脚气。五、按照上述不同的脚气分型,您知道如何选择药物吗?治疗目标:清除病原菌,快速缓解症状,防止复发·对付水疱脚气应选择先用喷剂,再用乳膏剂·对付“烂脚趾型”脚气应先用散剂,再用乳膏剂·对付“脱皮型”脚气应先用泡脚散剂,再用乳膏剂六、用药常见的3个误区,您是否知道?1、症状消失或好转时马上停药:真菌感染有反复发作的特点,如果症状消失后马上停药,容易反复发作。建议听从医嘱,坚持用药1-2月,疗效会更好,防止复发2、随便买点药就可以对付脚气:不少患了脚气的人都选择随便到药店买点药涂抹一下了事,结果却发现脚气时好时坏,苦不堪言。其实,治疗脚气选对药物是关键。一旦患上脚气,应该及时就医,规范治疗3、热水烫脚能杀死真菌:有些人患了脚气习惯用热水烫脚,虽然可以暂时止痒,但一般热水42℃左右,根本无法杀灭真菌,对缓解脚气也没有任何作用反而容易引起更为严重的并发症七、莫让脚生“气”,六大妙招来帮您足癣可以治愈,但容易复发或再感染,良好的健康教育对预防足癣、降低复发、减少传播至关重要!1、讲究个人卫生不要用公用拖鞋、脚盆、擦布等,鞋袜、脚布要定期灭菌,保持足部清洁、干燥2、减少不良刺激减少化学性、物理性、生物性物质对手足皮肤的不良刺激,少饮酒类和刺激性饮料,如浓茶、咖啡等3、保持趾间干燥晚上洗脚或洗澡后要擦干趾缝间的水分4、公共场所严格消毒浴室、游泳池等公共场所应严格执行消毒管理制度5、积极治疗脚气杜绝脚气病源注意手部卫生,经常清洗手脚,保持手足清洁,避免用手搔抓患部,接触脚气后要勤洗手6、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避免进食辛辣刺激性食物和发物,戒烟酒,饮食宜清淡,多吃些新鲜蔬菜和水果?免责声明:图片和字体均选自网络,版权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谢谢!
觉得好看,请点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