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来临,气温炎热,很多人开始被脚气纠缠。在大部分人眼里,脚气是再普通不过的小病了,有些人认为,脚气无非就是脚痒、起水泡、脱皮,对健康影响不大。专家表示,这种观念是极其错误的,脚气病小但危害大。夏季该如何摆脱脚气纠缠呢?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脚气是种皮肤病脚气,也就是我们俗称的“香港脚”,医学上称为足癣,是一种很常见的皮肤病,发病率占到人口总数的10%以上,以青壮年男性多见。其复发率很高,约84%的患者每年发作2次以上。更重要的是脚气对于患者的日常生活、工作、社交有较为明显的影响,曾有调查显示超过半数的患者因为瘙痒影响睡眠甚或工作及日常生活。
脚气的原因1、白癣菌的真菌
引起脚臭的罪魁祸首是一种叫白癣菌的真菌,也就是通常说的香港脚菌,它分解皮肤代谢物后产生难闻的恶臭。
2、过厚的老旧角质
过厚的老旧角质,在汗水的浸润下,会变成细菌及霉菌所需的营养来源,促进细菌、霉菌的增生繁殖,恶化脚臭的形成。
3、闷热密闭的空间
当鞋穿的很紧密,通风透气性不佳时,除了会造成水份的增高外,皮肤表面的PH值会产生变化,由原本的PH4.4升高到PH7左右,而且会放出二氧化碳气体,这样的环境最适合脚底某些细菌的生长。
4、潮湿的环境
脚掌是个多汗的环境。脚掌每平方厘米有多个汗腺,比身体其他部位多出2~4倍。总共约有25万多个汗腺一天可以分泌将近毫升的汗水。汗液里除含水分、盐分外,还含有乳酸及尿素。当水分含量高的时候非常有利於细菌及霉菌的大量滋生繁殖。
足廯的不同类型足癣,是一种具有传染性脚部皮肤病,由真菌引发。真菌喜欢温度和湿度较高的环境,夏天气温较高,而脚又容易出汗,形成了一个十分适宜真菌生长的温床,这也是在夏日足癣频频发作的原因。
足癣根据不同的症状表现可分为水疱型、间擦糜烂型和鳞屑角化型,每个患者情况不同,往往可以同时兼有。
1、水疱型
症状以小水疱为主,好发于脚底和趾侧,伴有圈状脱屑,瘙痒明显。
2、间擦糜烂型
以趾间为主要发病部位,局部发白、糜烂、抓之流滋,可因搔抓导致继发细菌感染,而出现丹毒等并发症。
3、鳞屑角化型
此类型比较常见,经久发作的人多转化为此类型,常在冬季表现为局部干燥、皲裂、出血。
脚气的危害1、传染身体其他部位
脚气作为真菌的驻扎地,为真菌提供“食物”和“住处”,真菌把双脚作为大本营对身体其他部位发起攻击,因此有脚气的人很容易同时有体股癣、手癣、甲真菌病等其他真菌感染性疾病,给患者带来生活、工作,和社交的不便和尴尬。
2、导致灰指甲、甲沟炎
脚气只是浅部真菌感染,但如不使用杀真菌药物加以治疗,任由真菌繁殖,将可能导致其他部位真菌感染,从而导致灰指甲。研究显示,在灰指甲患者中,半数都是由脚气长期未得到治愈引起的。
3、丹毒
脚气可作为细菌攻击身体的入口,细菌可以从脚气形成的极轻微的创口沿下肢淋巴管上行,形成“丹毒”,轻者发烧、下肢红肿疼痛、不能行走,重者还可形成败血症危及生命。如果脚气长期存在,丹毒还有可能复发,久而久之形成下肢慢性淋巴管炎,患者双下肢呈“橡皮腿”样外观,难以恢复。
脚气的中药治疗和日常护理传统中药中许多药物具有杀灭真菌作用,如苦参、百部、白鲜皮、皂角刺等,中医典籍中就有使用经典方鹅掌风浸泡方治疗足癣的记载。三伏天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白醋配合中药泡脚可以更好的达到杀灭真菌,治疗足癣的效果。
将这些药物与白醋一起浸泡一晚后煮沸,撇去药渣放凉,每天浸泡40分钟至1小时,一天浸泡1-2次,整个三伏天连续使用。使用期间要避免双足接触碱性皂液。通过2-3个疗程的治疗,可以明显控制局部的皲裂、出血,冬季发作会明显减轻。
但需要注意的是食用醋还是有一定的刺激性,如果足部皮肤有破损,或是对醋酸过敏的患者则不宜使用这种方法了。如何远离足癣?
导致足癣的罪魁祸首——真菌喜欢潮湿高温的环境,生存能力极强,而且可以在人与人、污染物与人之间传播。
一般来说手足多汗、喜穿不透气的鞋子、免疫力较差的人易得足癣,也可能因为与患有足癣的人混穿鞋袜、共用器具而被传染上。
所以远离足癣的最佳方法就是保持双足的干燥,避免接触病人的脚或病人使用过的鞋袜,因此平时要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要勤洗脚,勤换袜,鞋袜要经常曝晒;
◆双脚多汗的人,夏天应选择透气的凉鞋,也可使用滑石粉等;
◆家庭中如有足癣患者,其用具应该高温、暴晒消毒;
◆提高自身的免疫力,可以多吃一些富含维生素的食物。
足癣在中医上来说属于湿热下注,所以在平日饮食方面应避免食用生湿生热、辛辣刺激、肥腻的食物,如辣椒、羊肉、火锅、烧烤等。
声明:图片.内容来源网络,如有侵权,敬请告知
岐黄轩中医馆--专业治疗颈椎病、腰间盘突出症、膝关节炎(骨刺)等慢性疼痛;调理宫寒痛经,月经不调,乳腺增生等女性疾病;中医药体质调理身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