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夏天,有的人会发现自己的脚趾间开始褪皮、冒水疱——令人烦恼的脚气又来了!
那么,为什么脚气会发作?有没有办法可以根治呢?它会不会传染?
长知识:脚气≠脚气病
要说脚气,先要和“脚气病”区分开——
脚气:真菌感染引起的足癣。
脚气病:由于维生素B1或硫胺素缺乏所造成的全身代谢性、系统性的疾病。
所以,我们常说的“脚气”、“香港脚”就是脚趾之间出现瘙痒、皲裂、糜烂(夏天常见),它属于真菌感染疾病,可通过接触传染,表现为以下几种类型:
1.水疱型
多发生在夏季,表现为趾间、足缘、足底出现米粒大小,深在性水疱,疏散或成群分布,疱壁较厚,内容清澈,不易破裂,相互融合形成多房性水疱,撕去疱壁,可见蜂窝状基底及鲜红色糜烂面,剧烈瘙痒。
2.浸泽糜烂型
常见于多汗者,表现为局部表皮角质层浸软发白。由于走动时不断摩擦表皮脱落,露出鲜红色糜烂面;严重者趾缝间、趾腹与足底交界处皮肤均可累及,瘙痒剧烈,多发于第3、4、5趾缝间。
3.角化脱屑型
足跖、足缘、足跟部皮肤脚趾增厚、粗糙、脱屑,鳞屑成片状或小点状,反复脱落。
引起脚气的元凶——真菌
常见的足癣真菌包括:石膏样癣菌、红色毛癣菌、紫色毛癣菌和絮状表皮癣菌等。真菌最适宜生存的温度为22-36度,喜好潮湿环境。这也就是足癣多发于夏季、梅雨季的原因,而到了冬天,真菌的活力会被大大抑制,发病较少,但由于真菌孢子未被杀死,只是处于潜伏状态;只要每到夏天,足癣就极易复发。所以,治疗脚气,仅仅改善症状还不够,需要在症状改善的基础上再治疗2周,基本可以杀死真菌。
怎么办?
医院确诊你的症状是否真是“足癣”,足癣较多是单脚发作,如果你两个脚同时发,要注意排除湿疹的可能性。不同疾病,用药完全不同,比如,湿疹可以用一些糖皮质激素药膏,而脚癣则不可用!
确诊后,中药有不少治疗脚气的药物,通过浸泡/湿敷(具体药方可因人而异),配合涂抹药膏,不仅可改善症状,还可彻底杀死真菌。
而如果患者真菌感染严重,不仅有脚癣,全身体癣都很严重,提倡“1+1”治疗方法,即一个口服抗真菌药+一个外用抗真菌药。
总之,足癣经过正规治疗,完全是可治愈的,而自己乱用药膏和偏方,有可能会加重病情。
流火与脚癣
流火指发于小腿部之丹毒,患处皮肤红肿发亮,热痛如烧,易反复发作。
民间有说法:发流火时,脚气会好;而脚气严重时,流火不可没有,脚气是一种“排毒”。这是一个严重的误区,脚气是引起流火的关键因素,之所以在发流火时,脚癣会控制,是因为此时体温可高达38度甚至更高,抑制脚气真菌的活性,造成“脚气好了”的假象。
脚气是病菌入侵的窗口,如果不治好脚气,流火可能每年都会发作。
脚癣有多容易传染?
脚癣属于接触传染性疾病,举个例子,如有脚癣患者的袜子放在洗衣机里与非患者的衣物同洗,或是共用了拖鞋,就有传染的可能;脚癣患者光脚走过的地板,非患者走过,也可能传染;卫生状况不佳的浴室、足浴店也是传染的危险区。
而只要碰到足够的高温,真菌就可以被杀灭,所以,家里的简单预防传染方法就是用沸水烫一下足癣患者的衣物。
手足癣,生活中要注意……
手足部的癣与湿疹,做好个人卫生,注意保持手足干燥,每天换干净袜子,穿舒适透气的鞋袜。手癣、手部湿疹尤其要避免肥皂、洗涤剂接触,避免与其他人(包括其他患者)共用毛巾。平时也要放松心情,加强身体锻炼。
扫一扫下载订阅号助手,用手机发文章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