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癣多见于成人,男女皆可罹患,往往夏季加重,常迁延多年,依其皮损表现常可见分为以下3型,但三者可同时或交替出现,或以,某一型为主。
1.鳞屑水疱型最常见,常于趾间,足跖及其侧缘反复出现针头大小丘疱疹及疱疹,聚集或散在,壁厚发亮,有不同程度炎性反应和瘙痒,疱干后脱屑,呈小的领圈状或大片形,不断脱落,不断发生,病情稳定时,常以脱屑表现为主。
2.浸渍糜烂型常见于第四,第五趾间,角质层浸渍,发白,松软,剥脱露出红色糜烂面或蜂窝状基底,可有少许渗液,本型易继发感染,并发急性淋巴管炎,淋巴结炎和丹毒等。
3.角化过度型常见于足根,足跖及其侧缘,角质层增厚,粗糙,脱屑,干燥,自觉症状轻微,每到冬季,易发生皲裂,本型常发生于病期较长,年龄较长患者。
病理病因致病菌主要是毛癣菌属和表皮癣菌属,常见菌种有红色毛癣菌,须癣毛癣菌和絮状表皮癣菌,其中红色毛癣菌因其抵抗力强,不易控制,已成为我国当前足癣的主要致病菌。
本病系通过接触传染,在公共浴池洗澡,穿用公共拖鞋,穿用患者的鞋,袜,手套,使用公共浴巾等均易于感染本病,本病传染广泛的原因,可能是由于红色毛癣菌或絮状表皮癣菌常在皮屑内形成关节孢子,它能抵抗较恶劣的环境而长期生存,并具有传染他人的能力,另外,红色毛癣菌容易引起角层增厚,侵犯毳毛,不易治愈,且易复发,再者,由于损害严重性不强,患者多无自觉症状,常不予重视,而未及时就医,因此病变常迁延不愈。
并发症对于患处的保护也是防止并发症和后遗症的关键措施,手足癣通常很痒,病情严重的可能还会很痛,切忌随意搔抓,那样不但会刺激神经末梢导致越抓越痒的恶性循环,而且容易使感染扩散,同时容易招致合并症(抓破了患处很容易引起细菌感染,那很容易化脓,化脓的伤口痊愈后通常会留下疤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