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雨季节闷热、潮湿的气候特点容易引发各种皮肤病,尤其是真菌感染导致的皮肤癣菌病。皮肤癣菌感染人体后,按侵犯部位不同,可分为体股癣、手足癣、甲癣和头癣。在梅雨季节,最常见的是体股癣和手足癣。
体癣是指面颈部、躯干和四肢皮肤受癣菌感染。股癣是一种发生在腹股沟和会阴部的浅表性皮肤真菌感染。股癣与体癣性质相同,临床表现也基本相似,开始多为红色小丘疹或水疱,以后皮损表面有脱屑,并不断扩大成环形或多环形,瘙痒明显。
手足癣俗称“鹅掌风”或“脚气”。按临床表现不同,可分为水疱型、浸渍糜烂型和角化过度型3种。水疱型好发于一侧或两侧指(趾)尖端屈面、手掌及足底部,抓破皮肤后,常会发生感染,并发丹毒、蜂窝组织炎或淋巴管炎。浸渍糜烂型好发于第四趾间,皮肤潮湿、发白或起小水疱,干后脱屑,剥去皮屑可看到湿润、潮红的糜烂面,患者有奇痒,容易继发感染。角化过度型多见于手掌、足跟或足底侧缘,初起常无明显水疱,为小片鳞屑,病程长,常多年不愈,皮肤失去弹性,触之粗糙。
防治策略
1.注意个人卫生。保持皮肤干爽,必要时可使用爽身粉;勤换衣裤、袜子;避免穿着不透气、不吸汗、过紧的鞋袜、衣服;尽量减少在过热、过于潮湿的环境下工作。
2.避免被传染。不要与他人共用鞋袜、毛巾及其他洁具;不在公共游泳池、浴室、桑拿、健身房等地方赤足行走。
3.及时治疗皮肤癣菌病。在医生指导下选用合适药物,如氟康唑、联苯苄唑、咪康唑等,每天2~3次涂于患处;有皮损糜烂者,可用2%龙胆紫液外涂;若真菌感染侵犯到皮肤深部或甲部,外用药物常难以根治,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口服抗真菌药物,如伊曲康唑、氟康唑等。这类药物对肝肾功能有一定的影响,故应在医生指导下确定剂量和疗程,并定期检查肝功能。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