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种植体周围软组织扩增的主要目的是关闭创口、重建龈乳头、获得角化组织和恢复牙槽嵴的外形。牙龈角化组织是披覆角蛋白和类角蛋白的一层特殊黏膜,从龈缘高点到膜龈联合,包括游离龈和附着龈。
种植体周围角化组织的宽度与探诊出血无直接关联,但其保存与重建十分重要。以往主要利用牙槽嵴上的剩余角化组织,通过转瓣重建种植体周围适量的角化龈。但如果牙槽嵴顶角化龈不足,则要开辟第二术野,在腭部切取游离的角化组织,增加了患者的痛苦。
临床研究
选择年12月~年11医院口腔种植中心就诊的患者20例共20颗前牙进行研究,其中男性14例,女性6例,年龄21~56岁,中位年龄为34岁;上颌前牙12颗,下颌前牙8颗。
01
手术操作方法
1、术前通过X线片测量评估种植区骨量;
2、作拔牙区的唇侧梯形切口,不损伤龈乳头,翻开黏骨膜瓣,观察骨壁情况;微创拔牙并搔刮拔牙创,去除肉芽组织和残余牙碎片,生理盐水反复冲洗拔牙创;
3、进行种植手术,将种植体植入到正确的三维方向;
4、梯形黏骨膜组织瓣复位,不作瓣骨膜的横断松弛切口,封闭创口的屏障膜材为海奥?异种ADM,双层折叠覆盖植骨区并封闭种植创面,1号丝线交叉紧压缝合;
5、术后常规口服头孢类抗生素和甲硝唑1周,2~3周拆线。
冠修复3个月、6个月口内象,以及X线片
02
实验结果
1.手术及伤口愈合情况
所有病例术中均折叠海奥?ADM膜形成双层膜覆盖创口,所有病例伤口均一期愈合。
2.种植位点角化龈宽度测量结果
种植前,20颗种植牙的角化龈宽度为(4.±0.)mm,冠修复后3个月为(4.±0.)mm,正常邻牙是(4.±0.)mm。冠修复后6个月,种植位点角化龈宽度为(4.±0.)mm,正常邻牙为(4.±0.)mm。
20颗种植牙的角化龈宽度与种植前相比无明显差异,与相邻牙也无明显差异,膜龈联合线自然;17例种植牙的龈乳头达到Jemt氏分类的2级、3级。
小结
脱细胞真皮基质可用于前牙即刻种植的创口封闭,能作为屏障膜有效引导骨组织再生,并能很好地保持种植位点的角化龈宽度,龈乳头的美学效果好。
本研究所有病例创口中双层重叠海奥?ADM膜暴露于口腔环境,并未出现感染。这也间接证实了ADM膜由于具有去极化的框架基质,供上皮细胞和成血管细胞迁移,从而可抵御口腔的有菌环境。
ADM折叠成双层后,最主要是增加了膜的厚度,且双层之间具有一个缓冲的空间,同时配合交叉缝合压紧,即使外侧膜暴露,也能保证内侧膜不会暴露,既减少骨粉外露,又起到一定的“帐篷效应”,同时还可减少感染机会和增加GBR的成功率。
END
正海生物
做再生医学领域领导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