痤疮相关易感基因多态性的研究进展(一)
肖斌,汤红燕,宋凡君,杨桂兰
作者单位:兰州,甘肃中医药大学;医院皮肤科
作者简介:肖斌,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痤疮遗传方向
痤疮是一种常见的、毛囊及皮脂腺的慢性炎症性疾病。痤疮好发于青春期,以粉刺、炎性丘疹、脓疱、囊肿、结节甚至瘢痕形成为临床表现。本病发病机制复杂,涉及多种因素,其发病机制主要与毛囊皮脂腺导管角化异常、雄激素作用及皮脂腺过度分泌、痤疮丙酸杆菌的作用、机体的免疫及炎症反应等有关。近年来,随着遗传学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基因多态性与痤疮的发病密切相关。本文就近年来遗传易感基因多态性在痤疮发病机制中的研究作一综述。
细胞因子基因多态性
痤疮的炎症反应中涉及很多细胞因子,这些细胞因子能够直接影响痤疮病情的严重程度。当识别受体被激活时,一个快速的级联反应被传导至角质形成细胞的细胞质,导致下游基因表达增加,这些基因编码的细胞因子包括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necrosisfactor-α,TNF-α)、白细胞介素1(interleukin-1,IL-1)、IL-8等。
1.TNF基因:TNF基因编码的TNF-α位于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Ⅲ(majorhist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