脚气反复发作的进来看看慎点

这里说的“脚气”,医学上叫足癣,这篇文章也适用于手癣。

手癣:

足癣:

手癣和足癣临床上可以分为水疱型、指(趾)间型、鳞屑角化型等。但一般在临床不同阶段几种类型可以同时存在。

水疱型:原发损害以小水疱为主,成群或散在分布,疱壁厚,内容物澄清,干燥吸收后出现脱屑。常伴瘙痒,有时瘙痒严重。

指(趾)间型:以4-5和3-4指(趾)间最为常见,多见于手足多汗、经常浸水或长期穿胶鞋的人,夏季多发。皮损表现为指(趾)间糜烂、浸渍发白,除去浸渍发白的上皮可见其下红色糜烂面,可有少许渗液。患者瘙痒感较著。继发细菌感染时可导致丹毒或蜂窝织炎等疾病。

鳞屑角化型:皮损多累及掌跖,呈弥漫性皮肤粗糙、增厚、脱屑、干燥。自觉症状轻微,每到冬季,易发生皲裂、出血、疼痛。

看了这张图片,才知道原来我那增厚的足跟竟然是足癣。

手癣与足癣临床表现大致相同,但分型不如足癣明显。损害初起时常有散在小水疱发生,而后常以脱屑为主,病久者呈现角化增厚。损害多限于一侧,常始于掌心、第二、第三或第四指掌处,久之累及整个手掌。自觉症状多不明显。

武器库:

外用:

(1)唑类抗真菌药:咪康唑(达克宁)、益康唑(癣敌)、克霉唑、酮康唑(金达克宁)和联苯苄唑等,疗程一般至少4周。

(2)丙烯胺类:主要包括特比萘芬(兰美抒)、布替萘芬和萘替芬等,疗程一般要2周。

(3)吗啉类:如阿莫罗芬,疗程2-6周。

(4)吡咯酮类:如环吡酮胺,疗程2-4周。

(5)硫脲类:如利拉萘酯,疗程不详。

(6)角质剥脱类:如水杨酸,疗程不详。

内服:

伊曲康唑(斯皮仁诺)、特比萘芬(兰美抒)、氟康唑(大扶康)等。

治疗:

1、治疗目标是清除病原菌,快速解除症状,防止复发。外用药、口服药或二者联合均可用于足癣治疗。在选择治疗方案时应充分考虑到足癣的严重程度、合并的其他疾病和患者的依从性。

2、局部治疗:根据皮损类型选择不同的剂型。水疱型应选择溶液剂;指(趾)间型先用粉剂,再用霜剂;鳞屑角化型选择霜剂、软膏剂。

3、外用药比较:唑类药物的真菌学治愈率为60%-91%,临床治愈率为64%-95%;丙烯胺类药物的真菌学治愈率62%-%,临床治愈率为66%-86%。随机对照研究显示,阿莫罗芬、环吡酮胺、利拉萘酯等药物的疗效和上述的唑类或丙烯胺类近似。单纯外用药治疗费用较低、极少发生系统副作用、起效较快,但有疗程较长、药物易被鞋袜抹去而造成病灶遗漏、患者依从性差、复发率较高等缺点,适用于初发,病灶局限等情况的足癣患者。

4、内服药比较:目前常用的系统抗真菌药为伊曲康唑(斯皮仁诺)和特比萘芬(兰美抒)。伊曲康唑的用法为mg/d,连续14d;或-mg/次,2次/d,连用7d;治疗角化型手足癣以mg/次,2次/d,连用7d的效果最佳。特比萘芬的用法为mg/d,连续7-14d;氟康唑的用法是每周一次,mg,疗程2-4周。口服氟康唑治疗足癣也有良好的效果,但在国内临床应用经验相对较少。Cochrane数据库2年的综述提示,特比萘芬的疗效优于灰黄霉素,伊曲康唑和特比萘芬比较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单纯口服药治疗具有疗程较外用短、依从性较高、复发率低、不会造成病灶遗漏等优点,但费用较外用高,起效相对较慢。适用于顽固、泛发、外用治疗依从性差或疗效欠佳、或皮损为角化增厚型、受累面积较大,以及浸渍糜烂型,或合并有其他不利于足癣治愈的系统疾患(如免疫功能缺陷)的患者。3

5、联合治疗:常用的方法是外用和系统药物的联合。在保证疗效的同时还可以缩短疗程,提高患者依从性。现状:单纯使用外用药物的比例:90%;外用药治疗依从性差,坚持外用药治疗的平均时间:10天;外用药坚持时间1周的患者:55%;认为外用药疗程太长无法坚持:70%。(看看你是不是其中一员)

6、支持治疗:1、穿透气性好的鞋,并保持鞋袜的清洁干燥,鞋子可使用短波紫外线等器械清除细菌和致病真菌,减少复发。2、避免长期将手足浸泡水等液体中,脚掌出汗多时可使用抑汗剂,如6.25%-20%的氯化铝。3、不与他人共用日常生活物品,如指甲刀、鞋子、袜子等。研究结果显示,短期口服联合外用抗真菌药物对中重度足癣的效果与常规疗程的口服抗真菌药相当,而优于单独外用抗真菌药。

7、口服治疗的适用对象:

顽固、外用药治疗效果不佳;

使用外用药依从性差;

泛发或受累面积大;

角化增厚型或浸渍糜烂型;

患有其他系统性疾病(如免疫缺陷)

图片及资料转自网络,仅科普用,如有侵权请通知我们删除!

赞赏

长按







































盖博士白癜风遮盖液是不是治白癜风的药物
身上有白癜风怎么办



转载请注明:http://www.shouzuxuanajh.com/jhszx/11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