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化性角化病药物Picato存在致癌风险

编译丨柯柯

欧洲药品管理局(EMA)安全委员会(PRAC)日前发布公告确认,来自丹麦利奥制药(LEOPHARMA)用于治疗光化性角化病的皮肤病凝胶剂型产品Picato(巨大戟醇甲基丁烯酸酯)可能会增加罹患皮肤癌的风险。此外,EMA提醒使用Picato治疗过的患者,应注意在使用后数周至数月内可能发生的皮肤异常变化或生长,若发生应寻求医疗帮助。年1月,EMA发布对该药存在致癌风险进行审查的公告,同时为了预防起见,当时Picato已在欧洲被暂停使用。2月11日,LEOLaboratories主动要求撤销其销售许可。据悉,EMA的审查基于以下两项研究:一项是在例患者中进行的为期三年的研究,结果显示,与咪喹莫特(imiquimod)相比,Picato治疗的皮肤区域中,皮肤恶性肿瘤(尤其是鳞状细胞癌)的发生率更高。治疗组患癌比例为3.3%,比较组的比例为0.4%。另一项研究是在例患者中进行的为期八周的赋形剂对照试验,结果显示,Picato治疗组中皮肤肿瘤的发生率更高,比例为1%,而赋形剂组仅为0.1%。此外,在4项涉及1,例患者的酯类药物IngenolDisoxate临床试验中,药物治疗组患者皮肤肿瘤发生率高于赋形剂对照组,分别为7.7%和2.9%。由于IngenolDisoxate与Picato密切相关,因此在Picato审查中认为该结果具有相关性。基于以上对所有使用Picato的患者发生皮肤癌风险的可用数据汇总,PRAC最终认定,该药的风险大于益处,并且随着时间推移,Picato的有效性无法保持。目前光化性角化病还有其他治疗选择,因此欧盟不再授权Picato销售。Picato是一种澄明无色的凝胶,主要成分为巨大戟醇甲基丁烯酸酯(IngenolMebutate),是在植物一品红汁液中发现的一种物质,可以诱导细胞死亡。目前,这种细胞死亡诱导剂导致细胞死亡的机制仍不完全清楚,但一项关于鳞状细胞癌的研究发现,巨大戟醇甲基丁烯酸酯治疗与PKC/MEK/ERK信号转导通路导致细胞死亡有关,而光化性角化病是可发展为鳞状细胞癌的前期阶段。另外,巨大戟醇甲基丁烯酸酯还可能诱导白介素诱饵受体IL1R2和IL13RA2,导致细胞长期生存能力降低,这可能有助于预防该皮肤病复发。IngenolMebutate的分子结构(来自wikipedia)光化性角化病是一种皮肤上的鳞状硬皮病灶,其病灶颜色可能为红色或黄色。病变部位通常位于暴露于阳光下的区域,例如脸部、头皮、手背和胸部。这些病变大部分对人体无害,但是光化性角化病有时可能会发展为皮肤癌。年1月,Picato获得美国FDA批准,用于日光性角化病的局部治疗;同年11月获得EMA批准。


转载请注明:http://www.shouzuxuanajh.com/zszxyy/4492.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