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健康如何防治手足癣

随着夏季气候环境变化,闷热潮湿的天气容易引发以湿热为主的各种皮肤病,发病呈上升趋势。闷热的气候为真菌的滋生创造了很好的条件,当红色毛癣菌、须毛癣菌和絮状表皮癣菌侵入我们的机体,就会出现手足癣现象,指、趾间和手掌、脚掌一般都有可能出现感染。手足癣具有很强的传染性,一旦没有得到很好的治疗,很有可能会引发体癣、股癣等。

到底是什么原因引起的手足癣呢?

1、长期接触手足癣患者是此病的主要传播方式,特别是接触未经治疗的手足癣患者。

2、平时的生活习性也会感染发病,如穿着或使用手足癣患者的鞋袜和日常生活用品。

3、在公共浴池洗澡,穿公用拖鞋,使用公共浴巾等均易感染。

根据手足癣致病真菌的种类和患者体质、表现的区别,常分为5种类型:

1

---间擦型

多见于足癣,常发生在第3、4趾间,也可波及全趾,由于真菌喜在潮湿而温暖的趾间生长繁殖,因而当其长期寄生于趾间时,易致表皮角质层增厚,并因湿润浸渍而发白、脱皮、部分趾间皮肤皸裂,有时有红色的糜烂面,有臭味,夏重冬轻。

2

---水疱型

主要表现为足底或手掌出现水疱,常有水疱成群或散在,局部皮肤潮红,有时继发细菌感染,水疱变为脓疱,以夏季多见。

3

---鳞屑型

多以脱屑为主,伴有稀疏而干燥的小水疱,局部有红斑、丘疹,四季皆可发生,以夏季多见或加重。

4

---角化型

多由水疱鳞屑型发展而来,往往已有多年病史,一般无明显的水疱或环形脱屑。病损多位于手掌、足跟、足跖及足旁,主要表现为皮纹加深,皮肤粗糙无汗,干而有脱屑,冬季常有皮肤皲裂,以致疼痛难忍,影响活动,甚至夏季也不能恢复。

5

---体癣型

常发生在手、足背部,损害以典型的弧状或环状的体癣改变,常并发体癣,以夏季多见或加重。

哪些人群极易诱发手足癣呢?

多汗者由于汗液蒸发不畅,皮肤表皮而呈白色浸滞状,严重多汗者可起水疱,或角化过度,易继发真菌感染而致手足癣。

妊娠期妇女内分泌失调,使皮肤抵抗真菌的能力降低。

肥胖者指趾间间隙变窄,十分潮湿,易诱发间擦型手足癣。

皮肤损伤,破坏了皮肤的防御屏障,真菌易于侵入。

糖尿病患者体内糖代谢紊乱,抵抗力下降,易诱发间擦型手足癣。

长期服用抗生素、糖皮质激素、免疫抑制药,使正常的菌群失去平衡,细菌被杀死而真菌大量繁殖,易诱发手足癣。

手足癣疾病对患者的肌肤造成的损害是很大的,所以,及时进行有效的治疗是非常关键的,那么,怎样才能正确的治疗手足癣?

1

水疱型:可外搽复方苯甲酸酊、十一烯酸软膏,或用10%冰醋酸溶液浸泡或应用1%特比萘芬软膏、咪康唑乳膏外用涂擦。

2

间擦型:应尽量保持干燥,注意保护创面,避免水洗或使用肥皂,不要搔抓,可先用0.1%乳酸依沙吖啶溶液或3%硼酸液浸泡后涂敷含有5%水杨酸~10%硫磺粉剂。无明显溃烂时,可应用足癣粉、足光散、枯矾粉,或局部涂敷复方水杨酸酊或土荆皮酊。在渗出不明显时,可用10%水杨酸软膏按常规包扎。

3

鳞屑型和角化型:可用复方苯甲酸膏、3%克酶唑软膏、咪康唑乳膏、10%水杨酸软膏或应用1%特比萘芬软膏,外用涂擦。角化型皲裂者推荐口服抗真菌药治疗,但伊曲康唑、特比萘芬对水疱型不如外用药效果好;对糜烂者不宜提倡。另对单纯外用效果不佳者,可口服抗真菌药,如伊曲康唑胶囊或氟康唑胶囊。

4

细菌感染型:应使用抗菌药物(红霉素、左氧氟沙星),控制感染后再治疗足癣。

小编提醒

菌克软膏为我院生产的复方制剂,其中主要成分硝酸咪康唑为抗真菌药物,主要用于治疗体癣、股癣、足癣、花斑癣等;盐酸林可霉素为抑菌性抗生素,主要用于轻度烧伤,创伤以及蚊虫叮咬引起的各种皮肤感染;醋酸地塞米松为糖皮质激素药物,主要用于过敏性和自身免疫性炎症性疾病(如瘙痒症、皮炎、湿疹等)。将三种不同药理作用机制的药物配伍使用,既可用于治疗由真菌引起的皮肤、指(趾)甲感染和继发性感染,又可用于治疗由革兰阳性菌引起的化脓性感染;特别适用于真菌感染伴发细菌感染的急性皮肤混合感染。三药合用共同起到抑制细菌、真菌的生长和繁殖,达到快速止痒、抗过敏作用。同时简化用药方案、方便患者使用、节约药物费用,提高患者依从性。

赞赏

人赞赏

长按







































北京白癜风治疗最好的医院是哪家
白癫疯医院



转载请注明:http://www.shouzuxuanajh.com/zszxyy/2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