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天的湿热黏腻除了让人心烦气躁,也为身体带来了一些小麻烦:手指、脚趾边缘长出很多很痒的小水泡,这些密密麻麻的小水泡让人怀疑不是过敏了?又或者是不是脚气长在了手上?
其实,这些来历不明的小水泡叫汗疱疹,属于皮肤湿疹的一种,这些小水泡既可以分散生长也可以成群出现,大多对称性的发生于手掌、手指侧面和指端等。
典型的汗疱疹一般为米粒大小的水泡,从一颗到数十颗不等,小水泡略高出皮肤表面,周围没有出现发红等炎症反应。
看似问题不大,但这些小水泡却远比我们想象的还要可怕。
这些小水泡会渐渐扩大,并伴随难以忍受的瘙痒感或胀痛感。并且水泡不会自行破溃,而是会慢慢的干扁下去,之后皮肤会出现干燥脱皮,严重时会出现皲裂、出血、皮肤变厚等情况。
向右滑动查看图片
临床上,最常见的手部脱皮现象是汗疱疹的后期表现。由于发病初期的表现不明显,直到反复脱皮,自觉疼痛时才引起注意。
1汗疱疹是汗腺发炎引起的吗?汗疱疹虽然有个“汗”字,但会起水泡其实和汗腺没有多大关系。汗疱疹在夏季较常见,因汗疱疹多发生在手脚这种汗腺比较发达的地方,又以水泡为主要表现,因此也被称作汗疱疹。
刚开始感染汗疱疹时,只要擦一些药膏就可以痊愈,但若时间拖长,等到转变为慢性汗疱疹,便会加大治疗难度。虽然汗疱疹不会传染。发作时也不会危及生命,然而在急性感染期间严重发痒,也会让患者夜不成寐,用力瘙痒也可能会抓破皮肤造成感染。医生提醒,切勿自行刺破水泡,因为在消毒不完全的情况下,可能会引起蜂窝性组织炎。
2反复发作的汗疱疹该如何预防?汗疱疹的反复复发的主要原因是有一部分患者早期不重视,或者是使用激素类药物,由于激素类药物见效特别快,误导患者以为治好了,等激素药效过后就会又复发了,并且长期用激素类药物,对激素也会产生依赖,导致反复发作,甚至症状加重。
汗疱疹一般在发生后数周就会自然痊愈,只有少数患者会有一年四季反复发作,甚至留下慢性湿疹或是细菌、霉菌感染的并发症。但因为汗疱疹具有剧痒这种困扰人的特性,所以如何减少病人的痛苦以及减低并发症的发生,是治疗的关键所在,在日常生活中主要就是根据它的相关特性来预防。有以下注意事项:
1
避免搔抓
汗疱疹最明显的一个症状就是瘙痒,让人忍不住的想要搔抓,而搔抓往往是病情恶化以及发生并发症的主因,所以尽可能减少搔抓是相当重要的。
2手脚保养
在季节交替时,尽可能手部少碰水和清洁剂,多擦乳霜。脚部要保持干燥凉爽,如果患有汗疱疹也要及早涂抹药物。如此不但能减低痒感,还能避免发生慢性湿疹或霉菌感染的并发症。
3调节情绪
保持良好的情绪有利于降低汗疱疹发生的风险。因为精神因素对汗疱疹影响是非常明显的,保持良好的情绪对汗疱疹治疗极为有效。
4记录饮食
记录每天的饮食,对于找出自己的汗疱疹发生的原因具有帮助,如果发现相关的致敏源要尽量避免。根据统计,此种方法对于一些过敏体质的病人,具有高度疗效。
3有哪些方法可以治疗汗疱疹?1全身治疗命手足多汗患者,可使用抗胆碱能药物,如阿托品、颠茄片、普鲁本辛等。
重症患者用皮质激素治疗,如口服强的松每次lo毫克,每日3次,症状好转后,逐渐减量以至停药。
特效疗法:治疗汗疱疹先将患部清洗干净用绵签将纯中药的"汗康灵"均匀的涂抹在患部,每天2-3次,20天为一个疗程,一般情况下有一个疗程就即可治愈。
2局部治疗
第1阶段:可用1:20复方硫酸铜或3%明矾溶液浸泡,再涂氧化锌软膏。
第2阶段:有水泡性损害时,用o.5%醋酸铝溶液或5%明矾溶液湿敷或浸泡患部后,涂5%硼酸软膏。多汗患者可涂6%福尔马林溶液。
第3阶段:脱周期可外用3%水杨酸软膏、鱼肝油软膏、或皮质激素软膏或霜剂。
部分素材来源:科普中国、健康杂志、
默沙东诊疗手册、胃肠肝胆疾病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有违规、侵权请联系我们
★热文精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