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颌面外科学牙源性肿瘤

牙源性肿瘤:

1多为良性,由于成牙组织即牙源性上皮和间叶组织发生而来的肿瘤

2有牙瘤,牙骨质瘤,牙源性黏液瘤,牙源性角化囊肿,成釉细胞瘤五类

3牙瘤:发生于牙胚内,由于一个或者多个牙胚组织的异常发育增生而形成;内含有不同发育时期的牙胚组织直至成形的牙;患者常有缺牙现象,一般生长缓慢无自觉症状,后期导致骨质膨胀压迫神经引起疼痛,继发感染时才发现;手术切除并刮除被膜。

4牙骨质瘤:来源于牙周膜或牙胚的牙囊,肿瘤常紧贴于牙根部,硬度与骨质相似,牙髓活力检测正常,一般无自觉症状,后期骨质膨胀,感染,牙松动才能发现,x线可见根尖又不透光阴影,手术治疗为主。

5牙源性黏液瘤:

多发生于颌骨,软组织较少发生,磨牙和前磨牙区好发,下颌较为多见,呈现浸润性生长,颌骨呈现畸形时才被发现,常伴有未萌出或者缺失的牙,x线表现为骨质破坏呈蜂窝状透射阴影,采用手术切除由于浸润性生长故实行方块切除。

6牙源性角化囊肿:

多发于原始牙胚或者牙板残余,可以复发并且常发生鳞癌变,

好发于颌骨,尤其是下颌第三磨牙区和下颌支,

起初无症状,随后不断生长,骨质向周围膨胀,导致面部畸形并且容易发生病理性骨折,继续生长骨质变薄,扪诊有乒乓球样感,并有羊皮纸样脆裂声,骨质最终被吸收时,发生波动感。多向颊侧膨胀,有1/3向舌侧发生膨胀,发生于上颌的囊肿压迫眼球导致复视。压迫骨质时导致牙松动移位,可伴有缺牙或多余牙。

囊内容物为白色/黄色的角化物或者油脂样物质。

x线根尖有圆形透射影周围有白色骨质反应线。

手术切除+刮除囊壁+使用苯酚等腐蚀剂涂抹骨创/冷冻疗法/在囊肿外切除部分骨质。

多发性角化囊性瘤+皮肤基底细胞痣+小脑镰钙化+分叉肋+眶距增宽+颅骨异常为痣样基底细胞癌综合征

7成釉细胞瘤:

来源于成釉器和牙板上皮/牙周膜上皮残余/口腔黏膜基底细胞/始基囊肿或含牙囊肿,

好发于下颌体和下颌角,

生长缓慢初期无自觉症状,之后逐渐长大导致面部畸形,表面可见对颌牙的压痕,咀嚼时发生溃疡容易感染,

侵犯牙槽突时导致牙齿松动移位倾斜,侵犯下牙槽神经导致面颊部麻木,侵犯下颌骨导致功能障碍,

上颌的成釉细胞瘤侵犯上颌窦和鼻泪管导致使眼球移位流泪,侵犯鼻腔发生鼻阻塞。

穿刺有褐色液体

x线表现早期为蜂房状,之后呈现多房状囊肿阴影,由于多房性和一定的局部浸润性所以周围囊壁边缘不整齐常呈半月形切迹,囊内的牙根尖有不同程度的吸收。

手术必须将瘤体周围的骨质在0.5cm处切除,而不能使用刮除术。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


转载请注明:http://www.shouzuxuanajh.com/szxzl/4596.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