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菌性皮肤病是皮肤科常见疾病,通常称为“癣”。小编整理了几种常见的真菌性皮肤病供大家学习参考。
手足癣最常见的真菌性皮肤病,以足癣为多见,人群患病率高达30%~70%,俗称“脚气”,手癣大多数由足癣感染到手所致。
根据致病菌和体质差异,临床上通常将足癣分为三种类型,可同时存在,也可以某一种为主。
1、水疱型足癣
夏季多见,表现为足底及足边缘出现水疱,水疱位置较深,有时疱液澄清或略显黄白色,伴瘙痒,常继发感染成黄色脓疱。
2、趾间糜烂型足癣
夏重冬轻,主要表现在足第三、四趾间和四、五趾间出现渍浸发白,呈腐皮状,伴剧烈瘙痒,经搔抓后出现红色糜烂及裂隙,常引起淋巴管炎或丹毒。
3、鳞屑角化型足癣
好发于冬季,表现为足跟、足底及足侧缘出现暗红色斑片,其上有粗糙增厚的表皮,可出现脱屑、干裂,在夏季时又出现水疱。
4、手癣
临床表现与足癣相似,但皮损多发于一侧手掌,表现为小水疱,边缘出现脱屑,有时出现明显环形损害。
治疗建议1、外用药
(1)水疱型:复方水杨酸或复方间苯二酚搽剂外涂,2/d。
(2)趾间糜烂型:醋酸铅粉4g,加-1ml温水溶解水泡洗,20min/次,1/d或10%聚维酮碘溶液用纱布浸湿后湿敷20-30min/次,2/d,待糜烂干燥后,改用1%特比萘芬膏或咪康唑软膏外涂,2/d。
(3)鳞屑角化型:3%水杨酸软膏,1%特比萘芬膏,1%联苯苄唑霜外涂,2/d。
2、口服药
适用于严重足癣或伴有甲癣的患者,可在使用外用药的同时口服伊曲康唑mg/d,连服1-2周,或特比萘芬mg/d,连服1-2周。
甲癣甲癣是皮肤癣菌侵犯甲板或甲下引起的疾病,其中甲真菌病是指由任何真菌所致的甲感染,手足癣患者约50%患有甲真菌病。
根据发病部位及程度,一般分为四种类型。
1、白色浅表型
主要表现为甲板表面出现点状浑浊区或雾状白色浑浊,甲板脆弱易破损,多发于甲面中央靠近新月区,多由须癣毛癣菌所致。
2、远端侧位甲下型
主要表现为甲前缘和侧缘出现甲下浑浊、增厚、甲板与甲床分离,其前端蛀空,表现为凹凸不平状,常由皮肤癣菌引起。
3、近端甲下型
主要表现为甲板出现白斑和表面不平,感染从甲板近端开始,多发于手指,可合并甲沟炎,常由念珠菌引起。
4、全甲毁坏型
常为以上各型最终发展的结果,表现为全甲变质、膨起松脆、表面疣状、凹凸不平,脱落后留下异常增厚的甲床。
治疗建议白色浅表型、远端侧位甲下型受累面积小,感染甲个数少,以外用药为主;近端甲下型和全甲毁坏型以内用药为主,外用药为辅。
1、外用药物
5%阿莫罗乐,2次/周,连续用3-6个月(孕妇及准备怀孕者禁用);40%尿素封包病甲;30%冰醋酸溶液外涂,1-2/d,3个月为1个疗程。
2、内服药物
特比萘芬片0.25g/d,连续服用3个月;伊曲康唑g/d,连续服用7d,停21d,再进行第2个疗程,指甲2个疗程,趾甲3个疗程。
3、经验参考
单个病甲可放进3%碘酊溶液内浸泡,1/d,15-20min/次,甲癣可采用3%水杨酸软膏外涂,外涂前用手术刀刮薄病甲,晚上涂后可用创可贴包扎,次日早晨撕去,直至长出新甲。
股癣股癣是指皮肤癣菌感染腹股沟内侧、会阴、肛周及臀部皮肤的浅部真菌病,实际上就是体癣。
图1
图2
好发于一侧或双侧大腿内侧皮肤,5-10月易发,男性多见。初起为小丘疹或红斑,自觉瘙痒,逐渐向周边扩散或边缘清楚的癣屑斑片,呈环状或半球状,见图1。
中心可自愈脱屑留有色素沉着斑,边缘稍高起成圈状,由红斑、丘疹水疱及脱屑组成,病程长者可发生浸润增厚,严重者可涉及阴囊及臀部,见图2。
治疗建议1、局部用药
2%咪康唑霜,1%特比萘芬霜,2/d,连续2d,皮疹愈后再巩固使用14d;对于炎症明显的皮疹,可先用含皮质激素的复方抗真菌药膏,如复方益康唑软膏/复方曲安奈德软膏,待炎症控制后再改为单纯抗真菌药膏。
2、全身用药
针对顽固性、皮疹面积较大的股癣可应用抗真菌药,如口服伊曲康唑胶囊mg,1/d,连续1-2周或特比萘芬片mg,1/d,连续1-2周。
3、经验参考
碱性复红涂剂(碱性复红3g,硼酸10g,液化酚50g,雷锁锌g,丙酮50g,乙醇ml,蒸馏水加至0ml),涂用时从皮损边缘开始由外向内环形涂搽。
花斑癣俗称“汗斑”,由马拉色菌侵犯皮肤角质引起的浅部真菌病,好发于15-35岁青中年人。好发于皮脂腺丰富及多汗部位,如胸、背、颈、腋窝。
初起损害为围绕毛孔的圆形点状斑疹,以后逐渐增至甲盖大小,边缘清楚,邻近部位可相互融合成不规则大片形,而周围又有新的斑疹出现。
表面附有少量极易剥离的糠秕样鳞屑,灰色、褐色至黄棕色不等,有时多种颜色共存,状如花斑。时间较久的呈浅色斑。
治疗建议1.外用药物
先搽40%硫代硫酸钠溶液,稍干后再搽4%稀盐酸溶液,2/d,连用2~4周,1%特比萘芬乳膏,2/d,连用2~4周;2%酮康唑洗剂,涂在皮损部位3-5min后用水冲洗,1/d,连用2周。上述方法任选一种或用2%酮康唑洗剂冲洗后再涂药。
2、口服药物
皮损面积较大,严重而单独外用药物治疗效果不佳者可口服伊曲康唑胶囊mg/d,1/d,连服1~2周,特比萘芬片因不能经汗腺分泌,故口服制剂对花斑癣无效。
真菌性皮肤病的危害:
很多患者都认为真菌性皮肤病都不严重,都拿着不当回事,这种观点是非常错误的,真菌性皮肤病的表现为变色。异味、瘙痒,有时候还伴有疼痛的感觉,这个时候的病情不可忽视。它会对人们的生活产生很大的影响。
及时就医,规范治疗。
真菌性皮肤病其实有很多药物可以来治疗,外用药、口服药等。
目前,在真菌性皮肤病的治疗过程中有很多问题,如高复发率,这也是很多患者认为不可以避免的一大问题。
有关数据显示,真菌性皮肤病患者在治疗过程中的复发率80%是因为在治疗期间不能长期用药导致,坚持服用药物对治疗真菌性皮肤病是很关键的。
真菌性皮肤病治疗注意事项
①、讲究自身的清洁卫生不要使用公用的拖鞋、脚盆、毛巾、浴巾等,手足部要保持干燥清洁。
②、要积极治疗全身各处的真菌病,不能仅治疗某一部位的真菌病。对家庭中其他真菌病患者亦应治疗,以免交叉感染。
③、认真治疗,不能以不痒即认为是治愈了,应经医生认可才能停药。甲癣患者必须坚持治疗至少3个月。
④、干型的脚部可以使用脚气药水,湿型的可以使用药膏,坚持用药,每天勤换袜子。
⑤、手脚容易出汗和损伤都是诱发手足癣的原因之一,平时要减少对足部的刺激如避免使用化学物质和被物理性生物性质的刺激。手足癣患者要少食浓茶、咖啡、酒类等。这些饮料等回刺激汗腺的分泌,给真菌侵入皮肤创造了有利的环境。
版权说明:此图文素材部分采集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我们尊重版权,如有问题请与客服联系:JUMI-y02
创办人:栗玉珍
出品:聚美医云传媒
执行:JUMI—JM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