舌尖上的湖南师大岳麓山的酸枣

北京皮肤病医院好 http://m.39.net/pf/a_6171978.html

湖南师范大学拥有世界上最富戏剧性的自然景观,山林,湖泊,池塘,洼地,河岸线。这种地理形态的多样性,孕育了湖南师大充满原生态气质的可供食用的自然资源。这是大自然给底蕴深厚的湖南师大的馈赠。中国任何一所大学都没有这样多潜在的自然馈赠。

岳麓山,中国最负盛名红叶观赏地。在松树和枫叶树自然杂交林中,来自二里半村的王大妈在弯腰捡拾着一种精灵般的野果——酸枣。

酸枣又称南酸枣,是漆树科植物南酸枣的果实。南酸枣果核巨大且坚硬。酸枣是大自然对师大人丰厚的馈赠。每当立秋后,酸枣成熟,颜色从楞青变成橙黄。在风力的作用下,鸽子蛋大小的酸枣纷纷从树上掉落。

酸枣树是一种高大的落叶乔木,通常情况下,高可达十米。酸枣树长在密林或沟边等地形复杂处,人们无法通过上树操作的方式主动获取这种野果。因此,人们只能被动地捡拾这种被风吹落的野果。捡拾酸枣成为二里半村村民的休闲劳作方式之一。

每日清晨或傍晚,经过风力一夜或一天的积淀,在岳麓山厚厚的落叶上,散落着无数椭圆形的酸枣。二里半的大妈们,每人一个超市购物获得塑料袋,或单独或三五成群在酸枣树下捡拾。

捡拾酸枣像钓鱼一样,是最容易获得成就感与满足感的休闲劳作方式。因为酸枣产量高,是所有野果中最容易获取的野生类资源。在酸枣树树下,无须细细寻觅。

枯落的树叶上到处散落着这种色泽金黄的椭圆形野果,只须弯腰不停地捡拾就是。很快,大妈手里的大号塑料袋满了。

当大妈们提着满满当当的袋子暗示自己,再捡一颗就不捡了。但当捡完眼前的一颗,前面又冒出一颗。大妈们总是被眼前新冒出酸枣所吸引,乐此不疲地捡拾,完全忘了进山时只捡拾满一袋的初衷。

从当年8月到次年立春。整整半年的时间,都可以在岳麓山轻松地获得这种野果。酸枣,对母体的依赖性特别强。一定要整颗变黄,才会在风力的作用下掉落。一颗十米高的酸枣树,一次结果可达五十千克以上。这么大的产量,足以让酸枣树玩整个一个秋天加一个冬天的撒枣游戏。

二里半村的王麓民大爷在湘中腹地的山村长大。留给他记忆最深的家乡味道来自酸枣。酸枣几乎是长江以南地区山林的产物。酸枣形似枣子,色泽金黄,能让人产生吞食的欲望。

但酸枣几乎不适合生食。皮厚且韧,肉稀核大,味道酸极,是这种野果的特点。很难有人能将这种野果整颗吞食。尽管中国的传统医学认为这种野果整粒吞下,对身体有益。大多数人会将酸枣的皮剥掉再放入口中。

剥皮后的酸枣,口感是独特的。果肉稀少而绵,舌头几乎感觉不到果肉的存在。填满味蕾的是一种二分甜八分酸的味道。吃酸枣无须动用牙齿,通过舌头的包裹与摩擦,可以将果肉与核慢慢分离。

一粒酸枣,在口中含食数小时后,味蕾仍可以感觉到它的酸味。这种味道并不讨人与动物的喜欢。因此,酸枣,这种岳麓山最丰产的野果,其绝大多数的结果是掉落堆积在落叶下,慢慢发酵腐烂成泥土。然后这些泥土又成为山中茂密酸枣树的营养来源之一。

二里半的王大妈每天清晨能从山中捡回近五千克的酸枣。她回家后会将酸枣洗净,堆放起来发酵。待果皮变酥软、果肉从果核上脱落,王大妈就准备好各种调料,做她拿手的酸枣糕了。她会将果皮果肉混在一起,慢慢地捣烂,配上白糖、蜂蜜、紫苏、剁椒、盐等各种调料,摊成薄饼风干,可以做出各种味道的酸枣糕,成为风味独特、开胃健身的餐前餐后小吃。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shouzuxuanajh.com/jhszx/8882.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