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与皮肤病的防治

白癜风可以治得好吗 http://www.czktmy.com/m/

糖尿病常见的合并症是皮肤病病变,有研究证实约30%的糖尿病患者合并皮肤损害,部分糖尿病患者常常以皮肤病为首发症状,皮肤病变会导致糖尿病患者病情加重,不利于糖尿病病的治疗,二者相互影响,为了全面认识糖尿病皮肤病变,本文介绍糖尿病常见皮肤病变的类型、特征和防治糖尿病皮肤病变和糖尿病,提高糖尿病患者生活质量。

为了避免个别惊悚的图片吓到看官,小编把全部配图统一移至文章最后,所以对请放心阅读。(想作死的请快速拉倒最后面)

1糖尿病合并皮肤病病变常见的病因[1]

糖尿病合并皮肤病病变常见的病因有糖代谢途径异常、微血管病变、神经病变、动脉粥样硬化及身体自身防御机制受损等病因参与了糖尿病合并皮肤病病变的发病机制。

2糖尿病合并皮肤病病变常见的分类[1]

临床上糖尿病皮肤病变分为五大类,1.感染性皮肤病变,真菌(甲真菌病、体股癣和手足癣)、细菌(丹毒、毛囊炎)、病毒(单纯疱疹、带状疱疹)、寄生虫等。感染性皮肤病变发病率最高,而真菌感染中以甲真菌病最为多见,可能与趾甲暴露易受外伤因素有关;2.内分泌代谢障碍性皮肤病(湿疹、瘙痒症、黄瘤病、皮肤淀粉样变性),湿疹、瘙痒症为常见;3.血管障碍性皮肤病(胫前色素沉着斑、糖尿病性水疱病、色素性紫癜性皮肤病、黑棘皮病等);4.糖尿病性神经病变(皮肤感觉异常);5.降糖药物引起反应性皮肤病。

3糖尿病合并常见皮肤病变的防治[2]

主要谈谈甲真菌病、湿疹、瘙痒症和糖尿病足的治疗,首先针对病因治疗糖尿病,其次是皮肤病合并症治疗,二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1)

糖尿病治疗

包括糖尿病的传统的饮食、运动和药物三大疗法,控制好空腹和餐

后血糖,这是治疗糖尿病合并皮肤病变的关键,尤其是降糖药物的使用。

(2)

全身其他治疗

祖国医学认为糖尿病久病必瘀,辨证活血化瘀对治疗糖尿病和皮肤病变均有益处;糖尿病患者由于皮肤和肠道菌群失调,调节治疗肠道菌群失调,有利于促进疾病的康复。

(3)

皮肤病合并症治疗[3]

甲真菌病

致病菌中以皮肤癣菌最为常见,特别是红色毛癣菌和须癣毛癣菌,其次是念珠菌属和非皮肤癣菌性丝状真菌。病甲局部皮肤易继发细菌感染,如蜂窝织炎、病甲潜藏的真菌也可能带来皮肤过敏反应,如慢性荨麻疹等,感染的指(趾)甲可能成为真菌在自身和人群中传播的感染源。治疗包括局部治疗,传统的药物有,10%~30%冰醋酸、40%尿素软膏、水杨酸制剂等,目前局部治疗疗效较好的有5%阿莫罗芬和8%环吡酮甲涂剂;系统治疗,具体治疗的选择,需要根据患者的年龄及健康状况、致病菌、甲真菌病的临床类型、受累甲的个数及严重度、患者的经济能力等因素综合考虑,目前具有较好疗效的口服抗真菌药是特比萘芬和伊曲康唑。

皮肤瘙痒症

糖尿病合并皮肤瘙痒症的患者居多,发病原因为患者的自主神经功能降低。主要有两种表现,一是局部瘙痒,如肛门瘙痒,阴囊瘙痒和女阴瘙痒等;其二为全身瘙痒,患者的瘙痒程度与血糖值存在较大关联,两者成正比,血糖值越高,瘙痒症状越明显。须要平时注意饮食清淡,不要贪食辛辣羊肉、海鲜等热性食物,禁止食用刺激性较强的食物;冬季洗澡不宜过勤,洗澡时不宜用碱性肥皂,尽量选用弱酸性或中性沐浴露,避免热水洗烫,浴后擦干身体后,皮肤涂抹温和滋养剂、润肤露,使皮肤保持滋润;一旦皮肤产生瘙痒症状,尽量避免抓挠,说明瘙痒与抓挠之间的恶性循环关系,自觉克制不良的抓挠习惯,避免越瘙痒与越抓挠,更瘙痒与更抓挠,造成皮肤损伤及感染;同时还要口服抗组胺药物和局部止痒如复方炉甘石洗液和氟轻松维B6乳膏交替涂抹患处进行治疗,可使其瘙痒症状得到改善。

湿疹

据相关资料显示,糖尿病患者发生湿疹的概率为30%-40%,大部分患者湿疹发生在肛门和外阴处。患者平时洗澡时注意控制水温,勿用碱性过强洗浴液,否则会对皮肤造成一定刺激;避免湿疹皮损发生摩擦,避免抓挠,可使用皮质类固醇激素,均匀涂抹于皮损处;除此之外,患者四肢末端通常会出现多发性水泡,四肢与手足部尤为好发,泡液清晰,边缘部位十分清楚,水泡周围的皮肤均表现为正常,能够自行愈合,一般而言,小水泡无需进行处理,对于面积较大的水泡,可利用无菌技术将水泡穿刺,并减压,利用碘伏为患者外敷,并进行包扎,有利于对创面起到保护作用;若患者病情过于严重,则可使用抗组胺药物治疗;对于皮肤化脓患者,可利用莫匹罗星软膏等抗菌软膏外抹进行治疗。

糖尿病足

糖尿病足,是糖尿病患者极易产生的一种并发症,其发病基础为血管与神经病变,血管疾病会致使局部皮肤发生缺血缺氧症状,患者局部皮肤产生麻木与疼痛,皮肤感觉功能减弱,造成皮肤感染的可能性增加,甚至局部皮肤会发生溃疡,医院积极治疗。

综上,临床医生若发现患者有皮肤病变久治不愈、反复发作,应注意监测血糖,争取做到对糖尿病的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以防漏诊,提高糖尿病患者的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邓章莉,陆钦.2型糖尿病合并皮肤病临床分析[J].皮肤性病诊疗学杂志,,22(1):49-50.

[2]张晓菲,郝飞.糖尿病皮肤病变临床诊断的进展[J].实用皮肤病学杂志,,7(1):31-34.

[3]梁裕华,陈仰新.糖尿病患者合并皮肤病变临床调查研究[J].中国实用医药,,8(8):37-38.

作者介绍

甲真菌病

皮肤瘙痒症

湿疹

糖尿病足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shouzuxuanajh.com/jhszx/677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