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痒啊!”南方夏天常高温多雨,很多人脚底泡过水后,就出现糜烂发白等症状,痒得不行,还臭臭的。
医生告诉你,这可能是得了脚气。
医院皮肤科主任方锐华表示:“广州夏季的皮肤科门诊里,接近两三成患者都是看脚气。”
最烦人的是,脚气还经常反反复复。
受访专家:方锐华
医院
■皮肤科主任医师
■广州市医学会皮肤科分会、激光医学分会副主任委员
常见的脚气有3种型,症状各不相同:
浸渍糜烂型:足部糜烂发白,常长在趾缝,特别是3、4及4、5脚趾缝间;
水疱型:足底足侧,长水疱,干涸后脱屑;
鳞屑角化型:足底足跟,干燥脱屑皲裂,常常对称分布。可能不臭不痒。
脚气看似事小,可拖着不治,可能引发手癣、甲癣等,甚至造成丹毒、蜂窝织炎、淋巴管炎等细菌感染。
医院近期就有这样一例病例:患者是名“老足癣”,一直没有进行系统治疗,后来足部皮肤溃烂,细菌入侵导致蜂窝性组织炎,进而引发全身的脓毒血症,差点没命!
方锐华解释,脚气,即足癣,源于真菌感染。
皮炎平之类的复方软膏,其主要成分是激素,激素并不能治愈真菌感染,反而还可能扩大感染面积,加重病情。
方锐华表示,醋酸、酒精的确有一定的抑菌作用,但日常的食醋、白酒浓度较低,稀释后拿来泡脚作用非常有限。
而像高浓度的,如30%的冰醋酸,则会对皮肤造成刺激,可能加重病情。
治脚气,正确的方法应该是用抗真菌类药物。
方主任介绍,外涂软膏,应选用咪康唑等唑类药物、特比萘芬等烯丙胺类药物等。
而碰上鳞屑角化型以及其他“顽固”的脚气,还需配合口服抗真菌药物。
不过,“抗真菌外用药存在耐药性、药敏性等问题,口服药则需考虑患者的肝肾功能,需要在医生指导下进行。医院就诊。”
方锐华表示,这可能是治疗不彻底或药物强度不够导致的。
一般而言,症状消失后,还应用药两周左右巩固。
温暖、潮湿、封闭的足部环境,最适宜真菌生长。
生活中,还应注意足部清洁、干爽;
穿透气鞋袜;
拖鞋、袜子、洗脚盆、毛巾等不要混用,且应经常清洗暴晒;
还可以在足部、袜中、鞋底等撒达克宁散,用来干燥抑菌。
不过,有些足癣迁延难愈,与遗传、基础疾病、足部结构、从事职业等有关。
比如,本身对真菌比较易感,趾缝较密,足部多汗,或所从事的职业需经常穿着胶鞋。
患基础疾病(像糖尿病)、长期使用抗生素和免疫抑制剂的人也较易感。
记者欧阳媛编辑
谢晓-《中国家庭医生》新媒体中心原创出品-未经许可,请勿转载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