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我们聊一聊脚气,也就是俗称的香港脚,或者西医上的脚癣。
许多人有个误解,认为脚气(香港脚)就是体内湿热所致。不可否认有一部分脚气确实是湿热所致,但不全是,寒湿同样可以导致脚气。
《扁鹊医书》中就有关于寒湿脚气的记载,其中一条写道:
下元虚损,又久立湿地,致寒湿之气,客于经脉。
意思是说,肾阳不足,气化失职,遇湿成寒湿,循着经脉下注于脚,日久成脚气。春天雨水增多,湿气渐重,很容易脚气复发或加重。治疗寒湿脚气,有个葫芦巴丸,由葫芦巴与补骨脂组成。原方是这样描述的:治一切寒湿脚气,腿膝疼痛,徒步无力。
01葫芦巴
葫芦巴入肝肾经,味苦辛温,具有补肾阳,祛寒湿之功。用于寒湿脚气,肾虚腰酸。《纲目》:"治寒湿脚气;益右肾,暖丹田。"
02补骨脂
入肾脾,温肾助阳,帮助葫芦巴温元阳。中医认为,下元虚衰,阳气虚弱,肾中之寒气就会下泻,加之外部的湿气,久之则沉积在下焦,形成脚气。《纲目》:"治肾泄,通命门,暖丹田。"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