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癌脊柱转移外科治疗病例分享两例

白癜风是否传染用什么药 http://m.39.net/pf/a_5053106.html

肾癌是泌尿系统常见恶性肿瘤,发病率逐年上升。由于靶向、免疫等新兴治疗方案的出现,肾癌治疗效果取得了长足的进步。晚期肾癌易发生肺、骨、脑等转移,其中骨转移好发于中轴骨和长骨骨端,常见部位如脊椎、骨盆和股骨近端,可致疼痛、病理性骨折、脊髓压迫和高钙血症等骨相关事件(skeletalrelatedevent,SRE)。

对于肾癌脊柱转移,肿瘤可造成病理性骨折或脊髓压迫,因肾癌对比其他转移癌具有相对较好的预后,因此外科干预是肾癌脊柱转移患者的必要治疗方式之一。

中年男性,因“间歇性腰痛2月余”由泌尿外科首诊入院组织病理学检查(右肾肿物穿刺)意见为透明细胞肾细胞癌;于泌尿外科行腹腔镜下肾癌根治术。PET-CT提示右侧肾癌,T12椎体骨质密度不均伴左后部溶骨性破坏,形成软组织密度并侵犯椎管,代谢增高,SUVmax2.3;考虑右肾癌并骨转移瘤;其余脏器未见明显代谢异常;胸腰椎MR示T12椎体及双侧附件骨溶骨性骨质破坏、累及椎管,考虑转移瘤可能性大

结合病史、病理及影像学检查,考虑T12单发肾转移癌,手术行T12全椎体肿瘤切除椎管减压内固定融合,并术前给予介入引导下肿瘤血管栓塞。

手术行胸椎后路T12全脊椎切除、T11/12及T12/L1椎间盘切除、人工椎体植入、椎间融合内固定术。术中出血约ml,输RBC9.5单位,输血浆ml。术后患者双下肢感觉运动良好。

术后病理:转移性肾透明细胞癌。

肾癌骨转移预后相对较好,随着靶向、免疫等治疗方式的发展,规律系统的术后综合治疗能够明显增加肾癌患者的生存期。因此,当出现椎体单发转移灶时可考虑行全椎体肿瘤切除。

术前需完善检查、明确诊断以及充分的术前准备。肿瘤栓塞或球囊阻断是非常必要的,能极大避免术中急性失血。综上,肾癌脊柱单发椎体转移患者行全椎体切除人工椎体植入跨节段固定可获得满意的手术效果。

女,55岁,因“肾癌胸椎转移术后3年”入院既往20年前因肾癌行手术治疗(切除左侧肾脏);3年前因“腰痛伴双下肢牵涉痛半年余”考虑胸椎转移(T12),于外院行T12节段椎管减压T10-L2内固定融合术。前次手术因术前准备不充分,出现术中急性失血性休克,出血约ml,输血红细胞11单位及血浆ml。术后转ICU病房,麻醉清醒后肢体活动无正常。患者本次入院查体以腰背痛为主,发现T12椎体肿瘤复发;规律服用靶向药,除胸椎转移外无其他脏器转移。胸椎MR平扫:T10、T11、L1、L2椎体见固定器影,部分附件骨缺如,T12椎体形态欠规整。胸、腰椎术后,T12椎体转移瘤。手术考虑行T12椎体及椎管内肿瘤切除,内固定翻修;考虑肾癌转移,术前给予T12节段临近肿瘤血管介入下栓塞。

手术显露T12节段椎体后方见肿瘤突入椎管,分离肿瘤显露硬膜见粘连严重;侧方离断结扎T12神经根,见肿瘤组织破坏椎体(周围皮质尚完整),侧方与前方探查见组织粘连严重。

计划行T12椎体全椎体切除,鉴于二次手术粘连严重,于是行T12椎体肿瘤射频消融肿瘤刮除骨水泥填塞重建;翻修松动螺钉,并于T8、L3分别加装螺钉上棒固定。术中出血ml,输红细胞5U,血浆ml。

肾癌脊柱转移的治疗目标是改善或缓解症状,预防或处理SRE,改善生存质量和尽可能延长患者的生存时间。肾癌患者通常预后较好、生存期长,很多在发现肾癌原发并行手术治疗后往往20余年后才出现远处转移。规律服用靶向药物,肾癌可看作一种慢性病,即使发生骨转移仍具有较长的生存期;在出现如脊髓神经压迫、病理性骨折、剧烈疼痛等适应症时,应考虑积极的手术治疗。肾癌骨转移出血量大,术前肿瘤血管栓塞或术中球囊阻断是十分必要的;有条件的患者可考虑全椎体切除,术后效果满意;或进行较为彻底的分离手术并进行椎体肿瘤切除。其他如抗血管生成靶向药物、免疫治疗药物、双磷酸盐类和地舒单抗等都是肾癌骨转移的全身系统治疗手段。

专家简介

岳斌主任医师医学博士

青大附院骨肿瘤科主任,主任医师、海归医学博士、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专业方向为骨与软组织肿瘤的外科治疗。近年来参编著作3部,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身份发表SCI论文10余篇,国家核心期刊数十篇。第一完成人获批发明专利2项,省市科技进步奖励3项。

专业擅长:骨与软组织肉瘤的新辅助化疗+肿瘤根治性切除保肢重建+术后放化疗、基因检测联合靶向药物治疗等规范化综合性治疗;利用计算机三维重建系统术中精确切除高风险脊柱(颈、胸、腰、骶椎及椎管内)肿瘤、骨盆肿瘤并重建中轴稳定性及功能;精确切除肢体肿瘤进行肿瘤髋、膝、肩、肘关节置换;全肱骨置换、节段性假体置换等保肢手术等。熟练掌握软组织肉瘤的间室切除、根治性切除,并辅以术中射频灭活有效降低肿瘤复发率等一系列骨肿瘤专业技术。主要学术兼职:

中国医师协会骨科医师分会第五届委员会骨肿瘤学组委员

中国医师协会骨科医师分会青年委员会骨肿瘤学组委员

中国抗癌协会第一届骨肿瘤与骨转移瘤专业委员会委员

中国抗癌协会骨肿瘤和骨转移瘤专业委员会第一届修复重建学组委员

中国抗癌协会骨肿瘤和骨转移瘤专业委员会第一届药物及精准治疗学组委员

中国抗癌协会肉瘤专业委员会第一届微创学组委员

TheCommitteeMemberofBoneTumorSociety,SICOTChinaChapter

青岛市医学会骨科学专科分会副主任委员、骨肿瘤学组组长、脊柱学组组员

中国老年学和老年医学学会骨质疏松分会骨肿瘤专家委员会委员

中国医药教育协会骨与软组织肿瘤专业委员会委员

山东省抗癌协会骨与软组织肿瘤分会第一届委员会委员

中国残疾人康复协会肢体残疾康复专业委员会第二届关节残障康复学组委员

山东省骨科学分会骨肿瘤学组青委会副组长

中国生物材料学会骨修复材料与器械分会骨再生技术研究专业委员会委员

青岛市解剖学会第十二届理事会临床应用解剖学专业委员会委员

门诊时间:周一上午(崂山院区)周三上午(江苏路院区)任翀旻医学博士

任翀旻,医学博士学历MDPhD

年博士毕业于北京大学,师从我国著名骨肿瘤专家郭卫教授;

主治医师,现医院骨肿瘤科,专业方向为骨与软组织肿瘤的外科及综合治疗。

中国抗癌协会(CACA)肉瘤专业委员会委员;

骨肿瘤和骨转移瘤专业委员会会员;

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会员;

山东省骨肿瘤学组青年委员;

山东省抗癌协会青年理事会会员;

山东省疼痛医学会骨外科专业委员会骨肿瘤外科学组委员;

青岛市医学会骨科分会骨肿瘤学组秘书;

累计发表国内外核心期刊论文10余篇,SCI9篇,最高影响因子11.2(第一作者)

肢体原发良恶性骨肿瘤诊断与手术治疗(骨肉瘤、骨巨细胞瘤、尤文肉瘤、软骨肉瘤、骨软骨瘤、骨纤维异常增殖等);

肢体原发良恶性软组织肿瘤手术治疗(脂肪瘤、脂肪肉瘤、滑膜肉瘤、UPS、ASPS、恶性纤维瘤、黑色素瘤等);

四肢、脊柱及骨盆转移癌的诊断与治疗(乳腺癌、前列腺癌、肺癌、甲状腺癌骨转移等);

恶性骨与软组织肿瘤术前术后辅助综合治疗;

常见脊柱及四肢各类退行性病变的诊断与治疗。

门诊时间:周四上午(崂山院区)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shouzuxuanajh.com/zyzszx/8576.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