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在皮肤病诊疗方面的特色与优势主要体现在:预防为先、整体观念、辨证论治(内外同治、标本兼治、个体化方案)。中医外治法丰富,尤其是中医治疗皮肤病领域,下面就为大家介绍中医特色疗法对皮肤病的治疗。
一放血拔罐简介放血拔罐是用针刺法将相应穴位或反应点局部皮肤刺破,快速留罐将血抽吸出来,以达到退热泻火,消肿止痛,解毒排脓,祛风止痒,活血化瘀等功效。
适应范围带状疱疹、银屑病、湿疹、结节性红斑、丹毒等皮肤病。
禁忌症凝血机制障碍、呼吸衰竭、重度心脏病、严重消瘦孕妇的腹部、腰骶部及严重水肿不宜做此项操作。晕针、晕罐、晕血的患者不宜操作。
注意事项1、留罐时间:一般5—10分钟为宜;
2、一周1—2次为宜;
3、拔罐前不宜空腹,或在餐后一小时后拔罐;
4、拔罐中有任何不适立即告知医护人员;
5、拔罐后注意保暖,三天内尽量不洗澡;
6、饮食宜清淡,忌肥甘厚腻辛辣之品。
拔罐后正常的治疗反应瘀血、小水珠、瘙痒、皮肤局部出现小水泡和出血点等。
从罐印看体征一般阳证、热证多呈现鲜红色瘀斑;
阴证、寒证多呈现紫红色或淡红色瘀斑;
寒证、湿证多呈现水泡、水珠;
虚证多呈现潮红或淡红;
若局部没有瘀斑,或虽有潮红,,但起罐后立刻消失,说明病邪尚轻、病情不重或病已接近痊愈。
二中药塌渍技术简介将中药煎汤或其它溶媒浸泡,根据治疗需要选择常温或加热,将中药浸泡的敷料敷于患处,通过疏通气机、调节气血、平衡阴阳,达到疏通、腠理、清热解毒、消肿止痛的一种操作方法。
适应范围适用于银屑病、湿疹、带状疱疹等皮肤病。
禁忌症外伤后患处有伤口、皮肤急性传染病等忌用中药湿热敷技术。
健康教育1、患者取合理、舒适体位,充分暴露塌渍部位,注意保暖。
2、塌渍药液应现配现用,注意药液温度,防止烫伤。
3、治疗过程中观察局部皮肤反应,如出现水疱、痒痛或破溃等症状时,立即告知护士,遵嘱酌情处理。
4、塌渍时局部皮肤可出现着色,数日后消退。
5、塌渍时纱布不宜过湿或过干,以不滴水为度。
三中药封包治疗法简介中医封包法是指将外用药物直接涂于患处,用塑料薄膜对局部进行包裏的一种封闭式方法。局部封包后可达到清热凉血、化瘀消斑等治疗效果。
适用范围斑块状银屑病、皲裂型手足癣、慢性湿疹、神经性皮炎等。
禁忌症对药物过敏者、皮肤破溃渗出、急性病毒感染禁用。
注意事项1、涂药前需清洁局部皮肤。
2、药物温度适宜,不宜过高或过低。
3、遵医嘱控制封包时间不超过2小时,酌情改变。
4、局部封包注意观察皮肤改变,询问患者感受。
5、用药后观察局部皮肤,如有丘疹、瘙痒、水泡或肿胀等现象,应立即停用,清洁皮肤,告知医师遵医嘱处理。
四自血疗法简介自血疗法,是从静脉血管内抽出患者血液,立即注入患者自身穴位,通过持久刺激穴位,调节经气,活血化瘀,祛风止痒,以起到提高免疫力,治疗疾病的操作技术。
适应症慢性荨麻疹、全身皮肤瘙痒症、泛发性湿疹和皮炎、银屑病、白癜风、某些大疱性疾病、皮肤划痕症、脓疤型痤疮等。
操作方法用注射器抽出患者自身静脉血,消毒穴位部位皮肤,一手绷紧皮肤,另一手持注射器,对准穴位快速刺入皮下,然后用针刺手法将针身推至一定深度,上下轻轻提插至患者有酸胀等“得气”感应后,即可将血液缓慢推入(一穴约注入1ml)。
注意事项1、局部皮肤有感染、瘢痕、有出血倾向及高度水肿者不宜进行注射。
2、孕妇下腹部及腰骶部不宜进行注射。
3、严格执行三查十对及无菌操作规程。
4、注意针刺角度,观察有无回血。避开血管丰富部位,患者有触电感时针体往外退出少许后再进行注射。
5、患者如出现不适症状时,应立即停止注射并观察病情变化。
免责声明
本文由『医院皮肤科』原创,旨在为读者进行科普
科普内容不能代表医生诊治意见,仅供参考
部分图片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夏日来临,防晒攻略来了!
夏天不做“猕猴桃”,你准备好了吗?
接种新冠疫苗,皮肤病患者如何选择?
春日晒太阳,祛寒治百病,踏青好时节,怎得负春光!春游赏花,记得防晒呦~
摆脱夏季尴尬,肌肤尽享丝滑!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