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癣和足癣是指由皮肤癣菌侵犯掌、跖(趾)间皮肤引起的手足部浅表真菌感染。
手癣中医称为“鹅掌风”,足癣俗称“脚气”。
手足癣的病因手癣、足癣是一种接触传染病,会因共用面盆、脚盆、脚巾、手巾、拖鞋及澡盆而迅速传播。致病菌为皮肤癣菌,其中以毛癣菌为主,红色毛癣菌和须癣毛癣菌最常见,主要累及指/趾间、手掌、足跖及侧缘,皮肤可蔓延至手、足背及腕、踝部。
手足癣的症状根据皮损形态手癣和足癣临床上可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水疱型足底或手掌出现群集或散在的水疱,针尖或米粒大小,疱壁厚,内容物澄清,干燥吸收后出现脱屑,常伴瘙痒。往往由于搔抓而继发感染,可引起丹毒或淋巴管炎。
※间擦糜烂型多见于足部多汗、经常浸水或长期穿不透气鞋的人,夏季多发。皮损表现为趾间糜烂、浸渍发白,剥去白色的表皮,为基底发红的糜烂层,瘙痒明显。局部易继发细菌感染,可导致下肢丹毒或蜂窝织炎。
※鳞屑角化型此型以干性鳞屑皲裂为主,皮肤角化较重,皮损多累及掌跖,呈弥漫性皮肤粗糙、增厚、脱屑、干燥。冬季易发生手、足皲裂、出血,引起疼痛。
手足癣常用药※咪唑类抗真菌药物包括克霉唑、益康唑、咪康唑、酮康唑、联苯苄唑、异康唑、舍他康唑、奥昔康唑及卢立康唑等。
代表药物有:
(1)复方益康唑乳膏:硝酸益康唑为抗真菌药、曲安奈德为糖皮质激素,具有抗炎、止痒及抗过敏作用;两药合用,提高疗效。每日1~2次外用,一般疗程需要4周。
(2)硝酸咪康唑软(乳)膏:系广谱抗真菌药,其作用机制是抑制真菌细胞膜合成,影响其代谢过程。每日1~2次外用,一般疗程需要4周。
(3)1%卢立康唑乳膏:其作用机制是抑制真菌细胞羊毛甾醇14α-去甲基酶活性,阻止细胞膜麦角固化醇合成,使细胞膜通透性改变。对皮肤癣菌的抗菌活性较强,每日1次外用,对于非鳞屑角化型足廯疗程可缩短至2周。
※丙烯胺类抗真菌药物包括奈替芬、特比萘芬和布替萘芬。
代表药物有:
(1)盐酸特比萘芬乳膏:其作用机制为选择性地抑制麦角固醇合成过程中所必需的角鲨烯环氧化酶。该类药物对皮肤癣菌的抗菌活性较强,每日1~2次外用,一般疗程需要2~4周即可获得良好的疗效。
※其他抗真菌药物包括阿莫罗芬、环吡酮胺、利拉萘酯等。
代表药物:
(1)环吡酮胺乳膏:广谱抗真菌药,对皮肤癣菌的抗菌作用较强,渗透性强,每日1~2次外用,一般疗程需要2~4周。
(2)利拉萘酯乳膏:属角鲨烯环氧酶抑制剂,通过阻碍真菌细胞膜角鲨烯环氧化反应,影响麦角甾醇的合成,有强抗真菌作用。每日1次外用,一般疗程需要4周。
手足癣的预防※不与他人共用日常生活用品,如洗脚盆、拖鞋、浴巾、鞋袜、指甲刀。
※保持住所通风、干燥、防潮,穿透气性好的鞋袜,保持鞋袜干净。
※不用偏碱性洗涤剂;脚出汗多时可使用抑汗剂。
※患病后应及时治疗,用过的物品宜用沸水烫过或阳光暴晒后再用。
※食醋加温开水等量浸泡足部,20-30min/次。
※选用外用药时,宜选用两种药交替使用。
※脚部瘙痒时,不宜用热水烫脚。
※勿盲目使用皮炎平、氟轻松等药物止痒,会加重感染。
※积极治疗原发病症。
手足癣,尤其是足癣,容易复发或再感染。
瘙痒是足癣最难忍受的症状。用药2~3天后,瘙痒可缓解或消失,但并不代表皮肤内的真菌被彻底消除。无论使用哪一种药物,都要按照疗程,每天尽量在同一时间使用,不能随意停用。
END参考文献:
[1]王爱平,高露娟,席丽艳,等.手足癣治疗现状[J].中国真菌学杂志,,9(6):-.
[2]足癣(脚湿气)中医治疗专家共识(年).
[3]手癣和足癣诊疗指南(年)
作者:毕月华医院主管药师药学专业,医院药学工作近二十年。擅长儿童常用药相关事项,包括服药方法、服药指导等。
作者:王浩奎医院主管药师抗感染临床药师,毕业于广东药科大学,从事临床合理用药工作10年余,年医院进修,并获得临床药师岗位资格证书。擅长:感染性疾病合理用药、药物治疗管理、慢病用药管理,包括服药方法、用药方案调整,药品不良反应判断及处理等
注:文中图片均来源于网络,用于公益传播。在此对图片作者表示感谢!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作者:广东省药学会医院毕月华
审阅:广东省药学会医院王浩奎
编辑:广东省药学会中医院医院罗晓莹
喜欢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