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水杨酸用于治疗各种皮肤疾病已经超过年。水杨酸剥脱角质的能力使其成为焕肤的良好试剂,尤其是水杨酸对粉刺的溶解特性使其成为痤疮患者有效的焕肤剂。水杨酸曾经被认为是一种角质溶解剂,但其破坏的是细胞的连接而不是破坏或溶解细胞间角蛋白丝。水杨酸有许多适应症,包括寻常型痤疮、黄褐斑、光损伤、雀斑和雀斑样痣。水杨酸焕肤在FitzpatrickI–III型以及V和VI型皮肤中的功效和安全性已在文献中得到充分证明。本文对有关水杨酸作为一种焕肤剂的可用数据和文献及其可能的适应症做了综述,详细讨论了其性质、功效和安全性、焕肤程序以及可能的副作用。
引言
化学焕肤是一种安全、有效且具有成本效益的方法,可用于治疗各种皮肤病和具有医美的效果。焕肤的原理包括:对皮肤的化学伤害可控,以促使皮肤恢复活力,从而使皮肤变得光滑并改善其表面纹理。化学焕肤可以以不同的方式分类,一种有用的方法是根据对皮肤造成的伤害程度对它们进行分类,从而确定可以用于治疗的适应症。因此,化学焕肤可分为三大类,即浅表层、中等深度和深层。浅表焕肤会对表皮造成伤害,因此可用于治疗浅表疾病,包括黄褐斑、痤疮和色差症。中等深度的焕肤可穿透真皮乳头层,可用于治疗日光性角化病、色差和色素异常。深层焕肤会导致真皮网状层坏死,因此适用于深层皱纹、严重的光老化和深层疤痕的治疗。水杨酸(SA)是羟基酸化合物的成员之一,由于其许多重要特性,它们被广泛用于许多美容适应症。
化学焕肤的定义
化学焕肤是指通过使用化学焕肤剂对皮肤(有/无真皮的、部分或全部表皮)造成可控的化学损伤的过程,该化学焕肤剂会导致皮肤表层剥落,从而致使表皮病变的去除和再生新的表皮和真皮组织。
历史背景
水杨酸被广泛用于治疗各种皮肤疾病已有多年的历史。在公元一世纪,Pliny使用柳树皮(作为水杨酸的来源)来治疗老茧和鸡眼。Buchner、Brugnatelle和Fontana在年代后期从柳树皮中分离出水杨酸苷,后来由Leroux对其进行了提纯。水杨酸在年代被发现具有软化和剥脱角质的能力。德国皮肤科医生PaulGersonUnna描述了水杨酸的特性和用途。作为一种混合溶解剂,水杨酸被用于许多外用痤疮制剂。它还能增强其他外用制剂的渗透性。
化学性质
化学上,水杨酸被称为2-羟基苯甲酸或正氢苯甲酸。水杨酸和水杨酸盐的来源包括柳树皮、白桦和冬青叶。水杨酸也可以人工合成。
Kligman将水杨酸描述为β-羟基酸,但Yu和VanScott将其归类为酚芳族酸。与具有脂肪族碳原子链的真β-羟基酸不同,水杨酸具有直接与芳族苯环相连的羧基(-COOH)和羟基(-OH)。其次,水杨酸的羟基具有酸性,而真正的β-羟基酸的羟基是中性的。此外,芳族化合物的碳原子以阿拉伯数字(例如1、2、3)计数,而不是适用于脂族结构(非芳族化合物)的希腊字母(例如α,β,γ)。为了利用α-羟基酸普及的益处,故而在将β-羟基酸焕肤引入市场时将水杨酸标记为β-羟基酸。
与α-羟基酸(例如乙醇酸)相反,水杨酸是脂溶性试剂,因此可与毛囊中的表皮脂质和皮脂腺脂质混溶。水杨酸具有角质松解和粉刺溶解的特性,但其确切机制尚不清楚。水杨酸还可以减少痤疮患者皮脂的分泌,从而增加其对这些患者的治疗效果。Marczyk等人研究了50%丙酮酸和30%水杨酸焕肤对寻常型痤疮患者皮脂膜的影响,并得出结论说水杨酸比丙酮酸具有更大的影响皮脂量的作用。水杨酸会减少角质细胞的粘附,并导致这些细胞松解随后脱落。水杨酸作为一种亲脂性试剂,可去除细胞间脂质,这些脂质与周围表面上皮细胞的角质包膜呈共价连接。水杨酸对表皮的这种抗增生作用已被许多皮肤科医生用于化学焕肤。皮肤中表皮细胞的凝聚力取决于桥粒,桥粒包含许多蛋白质,包括桥粒糖蛋白。目前已发现水杨酸作为一种有机酸可以提取包括桥粒糖蛋白在内的桥粒蛋白。由于该作用,表皮细胞的内聚力丧失从而脱落。因此,就其作用机制而言,水杨酸现在应被视为一种脱细胞剂,而不是一种角质溶解剂,因为它通过破坏细胞的连接而不是破坏或溶解细胞间角蛋白丝来工作。Imayama等人研究了用水杨酸焕肤后无毛小鼠皮肤的组织学变化,并报告了角化细胞的丢失以及表皮基底细胞和潜在成纤维细胞的活化。他们得出的结论是,用水杨酸焕肤可导致下面的真皮组织发生变化,而不会直接伤害皮肤。水杨酸不会影响人表皮细胞的有丝分裂活性。Weirich等人研究了水杨酸在豚鼠表皮中的抗增生作用,并得出结论,活性表皮细胞的增生有所减少。在人体皮肤上使用水杨酸会使角膜层变薄,而表皮的厚度没有任何变化。
阿司匹林,化学上被称为乙酰水杨酸,是一种众所周知的止痛和解热物质,会不可逆地抑制前列腺素的合成。作为水杨酸盐,水杨酸还具有抗炎特性。水杨酸的抗炎作用最明显的浓度在0.5%至5%(w/w)之间。
水杨酸酯及其衍生物已被用于防晒制剂中。水杨酸酯中的芳族苯环可将紫外线辐射转化为热感的较长波辐射,这可以解释防晒制剂的作用机理。水杨酸还具有抗菌和抗真菌特性。含有苯甲酸和水杨酸的Whitfield’s软膏因其抗真菌性能而被广泛使用。水杨酸还具有麻醉作用,这种作用在焕肤过程中可见,并提高了患者耐受该过程的能力。
浓度和配方
水杨酸的各种制剂已用于焕肤。Aronsohn和Swinehart使用了50%水杨酸软膏,他们用于光化损伤和色素变化的处方包括50%水杨酸、16滴水杨酸甲酯和克水。水杨酸也已用于含有10%、20%、30%、40%和50%(w/v)的水杨酸的乙醇溶液中。已经引入新的水杨酸配方,研究显示在聚乙二醇载体中的30%水杨酸制剂通过无毛小鼠的完整皮肤吸收较少。在使用此配方进行化学焕肤的过程中,皮肤完整的人患水杨酸病的风险较低。Dainichi等人的一项研究表明,在聚乙二醇中用水杨酸进行化学焕肤有助于减少并预防UVB引起的无毛小鼠皮肤肿瘤。因此,由于该配方具有更高的安全性和抗癌性,而具有用于化学焕肤的潜力。水杨酸的性质和适应症取决于所使用的浓度。表1列出了皮肤病学和美容程序中使用的各种浓度的水杨酸。
表1用于皮肤病学和医美的各种浓度的水杨酸
适应症
水杨酸作为焕肤剂已被各种皮肤科医生所研究。Aronsohn在81例色素沉着、雀斑和手部光老化的患者中使用50%水杨酸软膏取得了优异的效果。Swinehart使用含有缓冲水杨酸甲酯和巴豆油的50%水杨酸软膏糊剂治疗前臂和手背侧面的光化性皮肤、雀斑样痣和色素性角化病,治疗效果佳。水杨酸焕肤作为一种亲脂性药物,能够集中在毛囊皮脂腺单位中,是粉刺性痤疮的良好治疗选择,可以作为治疗开放性和闭合性粉刺、痤疮后红斑和色素沉着过度的良好辅助方式。在FitzpatrickI–III型皮肤以及V和VI型皮肤患者中,已经描述了水杨酸在治疗光老化和痤疮中的功效。Kligman在50位轻度至中度光损伤的妇女中使用水杨酸作为表面焕肤剂,并报告其表面粗糙度和色素病变得到改善,细纹也减少。Grimes使用20%和30%的水杨酸对来自深色种族的25名患者进行了焕肤治疗,这些患者患有寻常痤疮、黄褐斑或炎症后色素沉着,并报告了良好的疗效,且副作用极小。图1列出了水杨酸焕肤的各种适应症。
图1水杨酸焕肤的适应症
禁忌症
已发现所有种族/族裔群体以及所有皮肤类型(FitzpatrickI–VI)的水杨酸焕肤都是安全的,并且具有良好的耐受性。图2提到了水杨酸焕肤的可能禁忌症。
图2水杨酸焕肤禁忌症
在艳后克里奥帕特拉的年代,埃及人就开始用酸奶美容
——在这一点上,列宁是对的:我们不是学了生理学之后,才会消化食物。
但是,为什么“酸”可以让皮肤更美呢?
这是一个四两拨千斤的故事。
01皮肤是个大家庭
皮肤是个大家庭,成员众多,虽然呆在一起挤挤挨挨的,大自然在进化过程中却让他们排列得错落有致——注意,是错落有致,而不是整整齐齐。
每个细胞都有自己的功能,又和周围的细胞,甚至是“路过”的细胞,相互配合。
比如“黑色素细胞”,它在“表皮层”的深处,通过接受上面传来的信号,决定自己生产“黑色素”的量,交给正风尘仆仆赶往表层的“角质形成细胞”——把它们染成或深或浅的颜色——这决定了皮肤的颜色,也给身体提供了不多不少,恰到好处的保护。
你可以看出来,不但空间上排列得井然有序,时间上的交接,也是有条不紊:
表层感知到外界的恶意(比如,紫外线),向下发送信号;深层感知到这些信号,并开始采取对应措施(制造黑色素);武装将要去接替表层防御工作的细胞(变黑),来对抗这些刺激。
这个循环已经够复杂,但还只是皮肤大家庭的冰山一角而已。
为了维持皮肤的温度、湿度、营养供应、废物清理、入侵防御和疾病管理,皮肤内部每一刻都在发生成千上万的生物化学反应。
《红楼梦》里的王熙凤说过,大有大的难处。
随着年龄的增长,皮肤越来越觉得力不从心。
图片来自:soogi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