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到夏天手上就起瘙痒的小水泡多是汗疱疹来

诚信白癜风医院 http://pf.39.net/bdfyy/bdfzj/171111/5837448.html
一到夏天,不少人手上会冒出一些米粒大小、透明的小水泡,有点痒,水泡破后还会出现蜕皮现象,天气越热,情况还越严重。如下图:

这样的▲

这样的▲

还有这样的▲

有人认为这是体内湿气作怪,有人说这是湿疹,甚至还有人觉得是“脚气”蔓延?!那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1、神秘“水泡”,到底是什么?这些所谓的“水泡”实际是汗疱疹,是一种慢性炎症性的皮肤湿疹样反应,通常呈对称性的分布于手掌侧面、脚掌侧面、手指侧面或是脚指头的侧面。水泡呈针头至粟米大小,分布较为密集,略微凸出皮肤,有坚硬感,颜色为黄色或者白色,晶莹清晰,挑破后有少量液体渗出,干涸快,但随之也会出现蜕皮症状。汗疱疹常伴有不同程度的灼热、瘙痒,且有季节性,一般春夏两季加重,秋冬减轻,但若是不加治疗很容易反复发作,发作程度还会一年比一年重。对患者而言,病发期间也很是痛苦。2、汗疱疹易被混淆如何区别是关键汗疱疹,又被称为手足湿疹,其症状很容易和水泡型手足癣、剥脱性角质松解症、癣菌疹这三种病相混淆,因此要学会区分。1)水疱型手足癣水疱型手足藓是真菌感染造成的。多发生在手掌、手背、大鱼际处,水疱相较于汗疱疹的稍大,有红肿、鳞屑,痒感强烈。因此,有时候也需要做真菌检测,以确定是否为汗疱疹。2)汗疱型癣菌疹汗疱型癣菌疹的特点是有活动性皮藓菌病灶,其释放真菌抗原,经血循环至周围皮肤,继而发生抗原抗体反应。藓菌疹常见于双侧掌面及指腹部,大小不等,疱壁不易破溃,少数可演变成较大水疱,会比黄豆还大。常奇痒难忍,会糜烂、化脓。3)剥脱性角质松解症剥脱性角质松解症属于一种角化异常性的皮肤病,与先天遗传基因有关。好发于患者双侧脚底,有时也可能发生在双侧手掌。皮损初期为小米大小的白点,逐渐向四周扩大,类似疱液干涸的疱膜,容易自然破裂或经撕剥成薄纸样鳞屑,无明显炎症变化,无瘙痒感。3、为什么会长汗疱疹?发病的病因还不是特别明确,多认为是非特异性皮肤湿疹样反应,与个人体质、精神因素、植物神经紊乱等有关。中医认为,汗疱疹类似田螺疱,《医宗金鉴》中曾有记载,并说明其病机多有由脾经湿热下注,或因涉水,湿冷之气蒸郁而成。临床中确实也这种证型最为多见,现在我们就来介绍临床中最为常见的几个证型:1)脾虚湿盛证:这种证型也是最常见的,主要表现为小水泡,易渗出,向四周蔓延,病程长。2)风邪外袭:多表现为疱疹处皮肤瘙痒,且多干燥,游走不定。3)血虚风燥证:多表现为皮肤干燥、脱屑、瘙痒,或皮肤增厚,多无或少量液体渗出。4)热毒壅盛证:这种证型,多皮肤灼热、红肿,甚至可有化脓及脓性结痂。4、如何处理汗疱疹?1、瘙痒时,可以涂抹复方炉甘石洗剂,其对于皮炎湿疹的止痒效果较好。2、蜕皮时,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一些激素软膏,如地塞米松、氢化可的松等。保持蜕皮部位的滋润,涂抹一些滋润、消炎的保护性软膏,如尿素霜、维生素E乳液等。3、若瘙痒难忍,蜕皮严重则要及时就诊,配合口服一些抗阻胺药。4、中医辨证论治:1)脾虚湿盛证:治法宜健脾利湿,代表方剂是除湿胃苓汤加减;2)风邪外袭:治法宜消风止痒,代表方剂是消风散加减;3)血虚风燥证:治法养血祛风、润燥止痒,代表方剂是当归饮子;4)热毒壅盛证:治法是清热解毒,代表方剂五味消毒饮。5、汗疱疹护理注意事项:1、饮食清淡,戒烟酒,忌辛辣油腻刺激食物。2、保持心情愉快。3、尽可能减少搔抓,防止病情恶化。4、减少接触肥皂、洗衣粉、碱性物质、酒精等物质。5、水疱较多时,可外涂炉甘石洗剂。

喜欢,就点在看!




转载请注明:http://www.shouzuxuanajh.com/zyzszx/43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