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夏季是皮肤病的高发季节。春天气候多变,既有冬季的余寒,又有盛夏的燥热,春风比较干燥,还夹杂着各种微生物、花粉、尘埃,病毒性皮肤病、过敏性皮肤病、日光性皮肤病在春季比较常见。夏季紫外线照射量增多、气温上升、湿度也有升高,此外各种昆虫也开始大量繁殖,极易诱发许多皮肤病,如日光性皮肤病、真菌感染等。
面对不同的皮肤病又该如何用药呢?下面详细介绍11种常见皮肤病的症状及联合用药。
01接触性皮炎
(一)发病前均有过敏物质或刺激物接触史,一般发病急,皮损发生在接触部位。
(二)皮损的轻重与致敏物或刺激物质的强弱、作用时间的长短、接触面积大小以及机体的敏感性有关。轻者局部仅有充血,境界清楚的淡红或鲜红色斑;重者可出现丘疹、水疱、大疱糜烂渗出等损害;刺激性强烈者可致皮肤坏死或溃疡;机体高度敏感时,可泛发全身。除瘙痒疼痛外,少数患者可有恶寒、发热、恶心、呕吐等全身症状!0
药物治疗口服药:抗组织胺药类:皿治林、氯雷他定、西替利嗪、荨麻疹丸。
外用药:丹皮酚、曲咪新软膏、艾洛松,皮炎平,克霉庆大倍松乳膏
联合用药:维生素C或B族、钙剂、氨基酸软胶囊、牛初乳片。
02脂溢性皮炎
脂溢性皮炎多见于青壮年,初发皮疹为红色丘疹或斑片,互相融合,上面覆有油腻状鳞屑或黄痂。眉、鼻翼、耳后见灰白色鳞屑或黄痂,基底潮红,躯干部位不规则黄红色或淡红色斑片,复以糠秕状鳞屑,严重者发展至全身而成红皮症,有时因搔抓,继发感染毛囊炎、疖肿、淋巴结炎。
药物治疗口服药:B族维生素加甲硝唑,止痒用抗组织胺药,氯雷他定,西替利嗪。
外用药:采乐,恩肤霜。
联合用药:棉签涂抹药膏,可以口服维生素C,清理血液毒素,维生素B族,可以促进自身微循环,有效的缓解皮肤症状!
03神经性皮炎
神经性皮炎是一种常见的皮肤神经功能障碍性皮肤病。其特点是颈、肘、膝及骶尾部出现红斑、丘疹,融合成片,表面粗糙,纹理加深,对称分布,剧烈骚痒,成年人多见。
药物治疗口服药:抗组织胺药,氯雷他定、敏迪、西替利嗪。
外用药:丹皮酚、曲咪新软膏、糠酸莫米松乳膏、克霉庆大倍松乳膏等。
联合用药:B族维生素或维生素C、钙剂。
04湿疹
湿疹多种因素引起的真皮表皮炎,红斑,丘疹,水疱,脱屑,糜烂,有色素沉着。按病程不同分为急性、亚急性和慢性三种。
药物治疗口服药:敏迪,维生素B族,维生素C,及钙,还可以口服荨麻疹丸,中药制剂副作用小,而且中药制剂可以有整体调节的功效,有利于慢性病的有效治疗!
外用药:丹皮酚、曲咪新软膏、皮炎平,艾洛松、克霉庆大倍松乳膏
05寻常性痤疮
寻常性痤疮好发于前额、双颊、胸背、及肩部。初为粟粒大小毛囊性丘疹,日久顶端形成角栓,进而发展为脓疱,结节,感染伴有疼痛。
药物治疗口服药:维生素B6、维胺脂、甲硝唑、锌。外用药:秋臣、维A酸、克痤隐酮凝胶。
联合用药:B族维生素、多种维生素。
06银屑病
俗称牛皮癣。原因不名引起的慢性鳞屑型皮肤病,皮损为斑丘疹或斑片。牛皮癣的早期症状为针头或绿豆大小红色点疹,逐渐扩大,有的点疹互相隔合形成斑片。表面覆盖有干燥的银色鳞屑,轻轻刮除鳞屑,可见小片血点,这就是该病的特征
药物治疗口服药:氨肽素片免疫抑制剂如氨甲喋砱。
外用药:达力士。
联合用药:维生素C、钙剂、B族。
07带状疱疹
带状疱疹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的急性炎症性皮肤病,中医称为“缠腰火龙”、“缠腰火丹”,民间俗称“蛇丹”、“蜘蛛疮”。簇集性水疱,边界清,带状排列,自觉疼痛,可自愈。病好发于成人,春秋季节多见。发病率随年龄增大而呈显著上升。
药物治疗口服药:抗病毒口服液、阿昔洛韦片、伐昔洛韦片、泛昔洛韦片。
外用药:阿昔洛韦乳膏、喷昔洛韦乳膏、康复新液擦拭。
联合用药:氨基酸软胶囊、营养神经口服或肌注B族维生素,甲钴胺-vg等。
08手癣与足癣
手癣和足癣都是由于真菌感染手足皮肤所致的疾病。手癣俗称“鹅掌风”,足癣俗称“脚气”。虽然引起手足癣的真菌种类较多,但绝大多数为皮肤癣菌所致。浸渍糜烂型脚气药物治疗口服药:抗真菌药物,伊曲康唑,酮康唑。外用药:硝酸益康唑喷雾剂、足光散、脚癣一次净、特比奈芬气雾剂、克霉庆大倍松乳膏
联合用药:B族维生素、多种维生素、螺旋藻胶囊。
水泡型脚气治疗口服药:抗真菌药物,伊曲康唑,酮康唑。
外用药:硝酸益康唑喷雾剂、足光散、脚癣一次净、特比奈芬气雾剂、克霉庆大倍松乳膏
联合用药:B族维生素、多种维生素、蛋白质粉。
角化过度型脚气治疗口服药:抗真菌药物,伊曲康唑,酮康唑。
外用药:复方水杨酸溶液、土槿皮酊、曲咪新、孚琪、硝酸咪康唑乳膏、克霉庆大倍松乳膏。
联合用药:B族维生素、多种维生素、蛋白质粉。
09体癣与股癣
皮损为红斑、丘疹、水疱、鳞屑、皮损为圆形或椭圆形。
药物治疗治疗原则同脚癣。抗真菌治疗。
10甲癣
甲癣指甲板失去光泽,变灰白色,灰褐色或当黄色,质地变脆,增厚,甲板和甲床分离,甲下堆积角化性鳞屑。
药物治疗口服药:伊曲康唑、特比奈芬片氟康唑、酮康唑。
外用药:亮甲。
联合用药:B族维生素,维生素C。
11花斑癣
花斑癣由糠马拉色菌引起。发生子胸,背,颈面部,皮损为淡黄色,黄豆粒大小,程花斑状,有瘙痒。
药物治疗口服药:伊曲康唑、特比奈芬片氟康唑、酮康唑。
外用药:复方水杨酸溶液、土槿皮酊、曲咪新、孚琪、硝酸咪康唑乳膏。
克霉庆大倍松乳膏原装进口通用名
独家化药
本文部分内容来源丁香网
欢迎通过以下任一种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