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椒生于林缘、灌丛,或坡地石旁。房前屋后也多有种植,规模不大。
花椒分为花椒和青椒两种。
花椒分布于河北、辽宁、江苏、浙江、安徽、江西、山东、河南、湖南、广东、广西等地。
青椒主产于东北及江苏、广东;
花椒主产于河北、山东、四川、陕西等地,以四川汉源产者品质最佳,习称“大红袍”。
传统中医认为花椒性辛,温,有小毒。归脾、胃、肾经。
有温中止痛,除湿止泻,杀虫止痒。治疗脾胃虚寒型脘腹冷痛,肺寒咳嗽,蛔虫腹痛,呕吐泄泻,龋齿牙痛,阴痒带下,湿疹皮肤瘙痒等功效。
花椒内服煎汤剂量一般为3-6g,或入丸散。外用:煎水洗或含簌,或研末调敷。
阴虚火旺禁服,孕妇慎服。
1.治胸中气满,心痛引背;蜀椒(出汗)一升,半夏(洗)一升,附子(炮)一两。上三味捣筛,蜜和为丸,如梧子大。服五丸,日三。(《外台》引张文仲蜀椒丸)2.治水泻无度;以椒二两(去目),醋二升。煮至醋尽,焙干,为末,糊丸,绿豆大,瓷盒收之。每服十丸、十五丸,米饮下。《小儿卫生总微论方》椒红丸)3.回乳;花椒10~15g,加水~ml,浸泡2h,煎煮至ml,加红糖50~g。于断奶当日趁热1次服下,每日1次,连用1~3次。(《食物药用指南》)
4.治齿痛;蜀椒,醋煎含之。(《食疗本草》)
5.治手足皴裂;椒四合,水煮之去滓。渍之半食顷,出令燥,须臾复浸。干涂羊猪髓脑。(《深师方》)
6.治久患口疮;蜀椒去闭口者,以水洗之,以面拌煮作粥,空心吞之三五匙,饭压之,再服瘥。(《食疗本草》)
7.治秃疮;用先洗净,好花椒末不以多少调敷,三五次效。(《普济方》)
8.治冻疮;蜀椒(去目并闭口者,炒出汗)、盐各二两。上二味以清酒五升,煎至二升,数数蘸之,其药可五六日用。(《圣济总录》)
有临床报道用花椒治疗顽癣:川椒(去籽)25g,紫皮大蒜g。先将川椒研粉,再与大蒜混合,舂成药泥,装入瓶内备用。敷药方法:用温水浸泡、洗净、擦于患处,再以棉签敷上薄薄一层药泥,用棉球反复揉搓,使药物渗入皮肤,每日1~2次,10d为1个疗程。皮损基本痊愈,即用羊蹄根煎液洗擦患处,每星期2~3次,坚持2~3月,以巩固疗效。共治疗久治不愈的癣45例(头癣3例,手足癣18例,体癣11例,甲癣13例,平均病程1年)治疗标准以皮损消失半年内无复发为治愈。结果本组病例经1~3个疗程全部治愈。随访部分患者1年,无1例复发。治疗治疗银屑病;取食醋g,入铁锅内煮沸浓缩成50g,装入干净大口瓶内。将花椒15g,苦参20g,洗净后放人醋中,浸泡1星期后可用。用时先用温开水清洗患处,用消毒棉球蘸药液涂擦病变部位,每日早、晚各1次。治疗银屑病72例,结果痊愈65例,显效5例,无效2例。一般擦药4~5次见效,最多16次痊愈。
治疗牙痛;将花椒9g,荜茇、樟脑各6g,加水ml浓煎后,置瓶中备用。用时以棉签蘸取药液涂患处,也可以棉球蘸取药液适量置于患处上下牙齿间咬紧,15~30min可达止痛目的,一般3~5次可治愈。共治疗28例,6例15~30min治愈,12例用药3次治愈,8例用药5次治愈,2例用药2d后缓解,治愈率达93%。
五味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