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合出品:
草莓影视传媒微上栗
溯源据年版《上栗县志》记载,“上栗民间历来有制作冻米糖、红薯片、松花片、山枣糕(酸枣糕)的习俗。在早期,这些家庭制作的糕点一般不上市,自己食用,待客或赠送亲友。
经过民间工艺改造,山枣制作成为山枣糕(酸枣糕),成为上栗县传统食品。
相传当年,杨岐寺禅师方会大师(-)在佛教圣地杨岐山采摘山上野山枣配以民间常用于驱寒的野生紫苏叶、金银花等作辅料,制作成山枣糕用来款待海内外前来拜访的上等信士,后发现具有良好的开胃、健脾、生津作用,方会大师就赠送给前来信佛之人,并将制作技艺传入民间。山枣糕因而获得佛教圣地珍品之美誉。
▼▼▼
传统酸枣糕生产制作工艺?采摘?
带上竹竿、竹篓框、布毯等工具上山去采摘酸枣。首先将布垫铺盖在酸枣树下面。
用竹竿敲打成熟的酸枣,酸枣落在布垫上,收拢布垫,收集酸枣。
?清洗?
将采摘的酸枣糕,挑回家后,放在水缸洗干净,除掉杂物和烂果,挑拣出良好的酸枣。用清水洗净,用木盆或木桶装好,铺在阳光下晾干。
?蒸枣?
准备好火灶,将洗净的酸枣,放入蒸器内蒸,蒸至枣皮、肉可捣烂成泥状即可,一般蒸90分钟左右。
?捣碎?
将蒸熟的酸枣放入木盆内,用木榔头搅拌至泥状。这时,酸枣肉和酸枣核分离开来,如做成块状切片的酸枣糕还须将酸枣核挑拣出来。
?和料?
将紫苏、甘草、辣椒粉、白糖按比例放入枣泥内混和,直至均匀为止。
?成型?
将枣泥做成长条型泥饼,或者在酸枣核外面包裹枣泥制成酸枣粒,摊放在晒盘内,经太阳爆晒或在火炉上烘干。
?切条?
将泥饼切成条块,即可食用。
▼▼▼
劳动人民的智慧酸枣糕的制作工艺和生产,也正是上栗传统手工业制作的典型代表。
酸枣本来是不能直接食用的,但勤劳的上栗人却用他们的智慧,将酸枣经过多重工序制作成酸枣糕,并传承千年。也许我们并不知道我们的祖先在制作酸枣糕时尝试了多少方法、或是历经了多少困难,但我们依旧能在品尝酸枣糕时,感悟到劳动人民的智慧结晶。
而上栗人这种智慧、和勇敢的精神,也在烟花爆竹产品中得到了体现。也正是这种精神,才得以让上栗的烟花爆竹、酸枣糕等产品流传至今,远销内外!
视频拍摄:草莓影视文化传媒
图文编辑:微上栗小编
微上栗?为上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