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皮肤科
开放共享积极共赢
每周五
18:00
追更新·右上标星
及时见·右下点在看
赵氏流派特色疗法
熏药疗法
熏药疗法赵炳南教授在早年行医时,看见一位老太太用草纸燃烟熏治顽癣(神经性皮炎),引起了赵老的注意,查阅古书中也有类似这方面的记载,于是加以改革,用于临床治疗很多皮外科疾患,取得很好疗效。
熏药的组成和使用方法、适应症
⑴癣症熏药方
组成:苍术、黄柏、苦参、防风各三钱,大枫子、白藓皮各一两,松香、鹤虱草各四钱,五倍子五钱。
制法:共碾粗末。
功用:除湿祛风,杀虫止痒。
适应症:神经性皮炎(癣症),慢性湿疹(顽湿疡),皮肤淀粉样变(松皮癣),皮肤瘙痒症(瘾疹)。
⑵子油熏药方
组成:大枫子、地肤子、蓖麻子、蛇床子、祁艾各一两,苏子、苦杏仁各五钱,银杏、苦参子各四钱。
功用:软坚润肤,杀虫止痒。
方中蓖麻子、苏子、银杏软坚润肤;蛇床子、地肤子润肤止痒;苦杏仁润肤软坚引药深入,渗透力强;苦参子润肤杀虫;祁艾润肤暖血;大枫子杀虫止痒,解风毒而润肤。
适应症:牛皮癣(白疕),鱼鳞癣(蛇皮症),皮肤淀粉样变(松皮癣)。
⑶回阳熏药
肉桂、炮姜、人参芦、川芎、当归各三钱,白芥子、祁艾各一两,白蔹、黄芪各五钱。
功用:回阳生肌,助气养血。
适应症:久不收口之阴疮寒症,顽固性瘘管,顽固性溃疡,慢性汗腺炎所致瘘管,结核性溃疡(鼠疮),踝关节结核(穿踝瘘)。
用法:用较厚草纸卷药末成纸卷,燃烟熏皮损处。每日一至二次,每次15~30分钟,温度以病人能耐受为宜。
拔膏疗法
拔膏疗法是赵炳南教授在年根据临床实际需要,吸收了前人的经验,在传统黑膏药的基础上,不断摸索和改进,逐步形成的一种皮科外治方法。
拔膏分为黑色拔膏棍、脱色拔膏棍与稀释拔膏三种。其基本药物组成(群药)相同,但是由于所加的基质类药物不同,而各有共特点。
药物组成
群药类:鲜羊蹄根梗叶(土大黄)、大枫子、百部、皂刺各二两,鲜凤仙花、羊踯躅花、透骨草、马前子、苦杏仁、银杏、蜂房、苦参子各一两,山甲、川乌、草乌、全蝎、斑蟊各五钱,金头蜈蚣十五条。
药面类:白芨面一两,藤黄面、轻粉各五钱,硇砂面三钱。
制法
香油八斤、生桐油二斤倾入铁锅内,浸泡群药后,文火炸成深黄色,离火后过滤;再将药油置武火熬炼至滴后成珠(温度大约为℃左右)然后下丹:
黑色拔膏棍:每斤药油加樟丹十两,药面三两,松香二两。
脱色拔膏棍:每斤药油加宫粉十四两,樟丹二两,药面二两,松香二两。
稀释拔膏:每斤药油加樟丹一两,官粉七两,药面一两,松香二两。
功用
总的作用为杀虫、除湿、止痒、拔毒提脓、通经止痛和破瘀软坚。
黑色拔膏棍作用较强;脱色拔膏棍作用与之相同,因脱去黑色,外贴时较为美观;稀释拔膏作用较为缓和。
主要适应证
⑴皮肤湿热毒类:带状疱疹(缠腰火丹、蛇串疮)神经疼,多发性毛囊炎(发际疮蝼蛄串),结节性痒疹(顽湿聚结)。
⑵皮肤增生性病变类:寻常疣、出血性疣(瘊子)、枯筋箭、鸡眼、胼胝、甲癣(油炸甲),瘢痕疙瘩(锯痕症),局限性神经性皮炎(干癣),局限性牛皮癣(白疕)静止期,手足癣(鹅掌风),乳头状皮炎(肉瘤),颜面盘状红斑性狼疮(流皮漏),睑黄疣等,均有一定疗效。
⑶其他:白癜风(白驳风)、圆形脱发(油风脱发),硬皮症,黧黑斑(黧黑野黯),聚合性痤疮(粉刺聚毒)等,也有部分疗效。
拔膏疗法具有改善局部血液循环,利于促进其化脓的形成及炎症吸收,并可密闭皮损软化角质层,使之剥脱,促进皮肤的代谢过程。
适应证:寻常疣、胼胝、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神经性皮炎、毛囊炎、结节性痒疹、鸡眼、甲癣、瘢痕疙瘩、颜面盘状红斑狼疮、白癜风、斑秃、聚合性痤疮及一切肥厚性角化性皮肤疾患。
“拔膏”与“传统膏药”比较,主要有以下几点创新:
1.形态方面:“传统膏药”均摊涂于裱褙材料上,裱褙材料为一定大小的皮革(皮褙)、布(布褙)或纸(纸褙)等,摊涂的形状为圆形(圆膏药)和方形(方膏药)。总之,“传统膏药”受到裱褙材料和摊涂形状的限制,其成品的大小、形状、厚度以及含药量等都已固定。其贴敷于跌打损伤、风湿痹痛和一般痈疖等尚可,但是如果贴敷于大小、形状、厚度千变万化的皮肤病的皮损表面就有诸多不便。而赵老独创的拔膏的成品形态是圆棍状(黑色拔膏棍、脱色拔膏棍)或盒装(稀释拔膏),完全去除了裱褙材料和摊涂形状的限制。在临证时,这种拔膏经适当加热,可根据皮损的大小、形状、厚度等临时摊涂,很切合皮肤科临床需要,使用十分方便。
2.颜色方面:“传统膏药”分为黑膏药和白膏药。前者由饮片、植物油与樟丹炼制而成,呈黑色;后者由饮片、植物油与官粉炼制而成,呈白色。而赵老研制的脱色拔膏棍和稀释拔膏既使用了樟丹,也使用了官粉,其成品的颜色与中国人皮肤的颜色颇为接近,外贴时较为美观。
3.物态方面:剂型按物态分为固体、半固体、液体和气体等。“传统膏药”均为固体剂型,而赵老研制的拔膏中的“稀释拔膏”因为加大了药油的比例,使成品为半固体,类似软膏,摊涂时更加方便。
4.用法方面:“传统膏药”用法单一,即将膏药微加热后,贴敷于患处,但这不能满足复杂皮肤病的需要。而赵老研制的拔膏有多种用法,可以满足不同皮肤病的需要。举例说明:①热滴法:用胶布保护正常皮肤,将药棍一端热熔后滴于患处。本法适用于角化很明显且面积小的皮损。②蘸烙法:将药棍一端热熔后对准皮损面,快速烙贴患处。本法适用于孤立、散在的肥厚浸润皮损。③摊贴法:将膏药培后摊于厚布上,热贴患处。本法适用于较大面积的皮损。
5.用途方面:“传统膏药”只能作为一种直接贴敷的外用中成药使用,而赵老研制的拔膏除了直接贴敷之外,还能作为一种外用基质使用。拔膏是良好的硬膏基质,将其适当热熔后,可以掺入多种药物混匀,而发挥多种作用。赵老曾多次直接指导我们在拔膏中掺入一定比例的白降丹或红升丹(京红粉),以加强拔膏的化腐作用;在拔膏中掺入一定比例的硇砂面,以加强拔膏的软坚作用。
黑布药膏疗法
黑布药膏是赵老医生在行医过程中收集到的一个有效的祖传秘方,用以治疗“背痈”等化脓性疾病。不论面积多大,即或是很深的疮面治愈后瘢痕都很小。
药味组成:老黑醋五斤,五倍子一斤十二两,金头蜈蚣十条,蜂蜜六两,梅花冰片一钱。
制法:砂锅盛黑醋火上熬开30分钟,加入蜂蜜再熬至沸腾状,用铁筛将五倍子粉慢慢撒入,边撒边按同一方向搅拌,撒完后即改用文火熬成膏状离火;再兑入蜈蚣粉和梅花冰片粉搅匀即成。做成的黑布药膏质量要求光亮、黑润,储存在瓷罐或玻璃罐中备用(勿用金属器皿储存)。
用法:外涂此药时需2~3毫米厚(不要用金属器械涂药、用黑布或厚布盖上,换药前清洁皮肤,两三天换药一次。对于化脓性皮肤病,常与化毒散软膏(方见页)各半调和外用。
功用:破瘀软坚、止痛、解毒、活血、消炎。
主治:瘢痕疙瘩(锯痕症)、疖、痈、毛囊炎初期、乳头状皮炎(肉龟)。治疗化脓性皮肤病,往往与化毒散软膏各半调和外用,能促进其解毒、消炎的功效。
更多精彩内容
欢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