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天可能是脚气患者最讨厌的季节了,穿球/皮鞋闷脚,穿凉鞋又不美观。我想每个有脚气的人都有一颗想治好脚气的心,但脚气就是反反复复,甚至许多人认为脚气是治不好的。
其实,脚气是完全可以治愈的,只是你用的方法不对而已。
一、什么是脚气?
我们通常所称的“脚气”,又名“香港脚”,正确的称谓是手足癣,是指发生在手足皮肤且除其背面以外部位的皮肤癣菌感染,它属于皮肤浅部真菌病的一类,最常见的是由红色毛癣菌感染导致的。
手足癣尤其是足癣即脚气在人群中可算是一种极为常见的皮肤真菌病,人群患病率高达30%-70%,在世界范围内流行极广,大约每三个人里面就有一到两人。
二、脚气长啥样?
脚气分3种:水疱鳞屑型,角化过度型、浸渍糜烂型。
1.水疱鳞屑型:
在趾间、足底、足侧发生针头至绿豆大的深在性水疱,疱壁厚,不宜破,可融合成多房性水疱,撕去疱壁可露出蜂窝状基底及鲜红色糜烂面,水疱干燥后形成白色点状及环状鳞屑。自觉瘙痒,主要发生在夏季。
2.角化过度型:
足跟、掌跖角质弥漫性增厚,表面有鳞屑,可有裂隙。
3.浸渍糜烂型:
指(趾)间皮肤浸渍发白,糜烂渗液,揭开腐皮见鲜红色的糜烂面。
三、脚气是如何传染的?
脚气的传染途径有直接传染和间接传染两种方式。
直接传染
长期密切接触是脚气的主要方式,特别是接触未经治疗的癣患者。皮肤癣菌主要侵犯皮肤角质层,由于搔抓或轻微外伤而导致感染。并且会因搔抓而使感染播散到足部以外的其他部位,引起身体其他部位的癣病。
间接接触传染
由于穿着和使用手足癣患者的鞋袜或其他日常生活用品,或在浴室中使用公共毛巾、拖鞋等而接触癣病患者脱落于其上的带有皮肤癣菌的表皮而感染的都属于间接传染。
虽然,间接传染较直接接触传染的可能性低,但因为皮肤癣的生命力极强,繁殖又快,这种传染方式亦不容忽视。由此可见,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对于预防感染有重要意义。
四、得了脚气如何治疗?
临床上往往根据病情的轻重选择治疗方法,病情轻者可以局部外用药膏为主,外用抗真菌药物包括复方制剂萘替芬酮康唑乳膏,单方制剂如特比萘芬软膏、酮康唑乳膏、联苯苄唑凝胶等。病情重者往往需要口服抗真菌药物治疗。
我们今天给朋友们推荐的是脚气王,是纯植物提取的精油。
五、脚气反复发作,能治愈吗?
脚气反反复复发作,这病是不是根本无法治愈的?
当然可以治愈!
其实引起足癣的红色毛癣菌并非多么难以杀灭,只是太易于生长繁殖,对环境几乎完全不挑。它是如此地随遇而安,黏附到木材上,纺织品上,甚至光溜溜的陶瓷浴缸表面,到哪里都能存活一阵。以至于广泛分布于世界各地,成为世界人民共同的难言之隐。
脚气的治疗绝大多数情况下非常简单,但这次治好了,如果不做好预防,不能保证下次就不会被感染上,所以脚气不仅要治疗,更重要的是要预防。
六、怎样彻底摆脱脚气?
1坚持用药
大部分脚气患者不能坚持使用,导致脚气真菌没有被彻底杀死,最终使得脚气症状频繁复发。随意想要治好脚气,还是要多加坚持。
2选准用药
3做好预防
脚气治疗期间和治愈后的保护工作也是非常重要的。超过50%以上的足癣患者都有汗脚和穿不透气鞋子的问题,另外在治疗期间和治疗后仅有10%左右的患者会消毒鞋子和袜子,这些鞋子袜子上会残留真菌细菌,从而也就给脚气复发埋下了隐患。因此,一些脚气预防的小知识对于患者来说是十分必要的。
要注意清洁,保持皮肤干燥,保持足部清洁,每天清洗数次,勤换袜子。
洗脚盆及擦脚毛巾应分别使用,以免传染他人。
平时不宜穿运动鞋、旅游鞋等不透气的鞋子,以免造成脚汗过多,脚臭加剧。趾缝紧密的人可用干净纱布或棉球夹在中间或选择分趾袜,以利于吸水通气。
勿吃容易引发出汗的食品,如辣椒、生葱、生蒜等。
情绪宜恬静,兴奋和激动容易诱发多汗,加重足癣。
脚气是一种传染性皮肤病,应避免搔抓,防止自身传染及继发感染。
脚气是可以彻底治愈的,关键在于坚持用药,并且做好预防。当出现脚气的时候,不要相信大街小巷电线杆上的各种偏方,盲目使用药物。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