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首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确诊患者在使用一种抗病毒新药伦地西韦(Remdesivir)后,症状迅速改善。该新药的开发企业——美国吉利德科学公司(Gilead)称其正与全球卫生部门密切合作,对伦地西韦的抗疫作用开展适当的实验。不过该公司强调伦地西韦尚未在全球任何地方获批上市,对任何一种使用都未被证实安全有效。不过在主治医生的要求下和当地监管部门的支持下,权衡了使用试验性新药的利弊之后,吉利德为很小一部分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提供了伦地西韦,在别无选择的情况下用于紧急治疗。此外,吉利德正与中国卫生部门合作建立一项随机对照试验,以确定伦地西韦能否安全有效地用于抗击新型冠状病毒。新型冠状病毒(-nCoV)感染引发的肺炎疫情自年1月在中国武汉首先暴发,随后蔓延至国内其他地区及其他国家。最新数据显示,自1月1日起,美国累计确诊7例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病例,分别是华盛顿州1例、亚利桑那州1例、加利福尼亚州3例、伊利诺伊州例。截至美东时间1月31日下午5时,美国疾控中心累计取得来自全美36个州的41个样本。NEJM(新英格兰医学杂志)发表了一位-nCoV感染者在美国治愈过程的文章。文章中这名-nCoV感染者在美国隔离治疗之后病情出现恶化,对其使用抗病毒药物Remdesivir(瑞德西韦)之后,症状出现了立竿见影的变化,用药次日退烧、不再需要吸氧、血氧饱和度恢复到94%-96%。Remdesivir(瑞德西韦)结构式患者为第二代感染者,前期X光片没有显示异常这名-nCoV感染者于1月15日结束武汉的探亲,返回美国。但是该名感染者表示,在探亲期间,并没有到过华南海鲜市场,也没有接触已知的感染者,所以应该属于第第二代感染者。第一代感染者:在海鲜市场内感染者。第二代感染者:被第一代感染者传染的武汉人或到过武汉的人。第三代感染者:被离开武汉的人传染,自身没有去过武汉的感染者。第四代感染者,全国各地被第三代传染的人群。这名感染者返回美国第一天,开始咳嗽。第二天,在咳嗽之余,他还自觉有一些发热。第三天,他选择在家休息,并依旧感觉有发热现象。而在了解到美国CDC的健康警报后,结合自己的症状和武汉旅行史,医院。之后,医务人员收集了样本,用于病原体的检验,其检验结果均为阴性。48小时后,剩余的检验结果也陆续返回。医生们同样没有检测出副流感、呼吸道合胞病毒、鼻病毒、以及腺病毒的存在。此外,医生们还检测了4种已知的常见冠状病毒(HKU1,NL63,9E,OC43),结果仍然是阴性。1月0日,检测结果显示,该患者的鼻咽拭子和口咽拭子样本均呈现-nCoV阳性。之后,这名感染者被收治医院开始隔离治疗。患者开始隔离治疗之后,出现恶心和呕吐现象。这与武汉第一名隔离治疗出院患者陈述的初期状况十分相似。除了恶心、呕吐、持续的发烧和干咳之外,这名患者并没有感到任何气短或胸痛症状,监测的主要生理指标也在正常范围之内。不过在住院后的第天,他出现了腹泻和腹部不适。值得一提的是,在腹泻的粪便样本中,医生们也检测出-nCoV的存在(rRT-PCR结果阳性)。这段时间治疗基本上还是辅助性的,以控制患者症状。患者接受必要的退烧治疗,他还接受了毫克愈创甘油醚治疗他的持续咳嗽。论文表示,隔离治疗前几天,这名感染者的X光胸片看起来依旧没有异常。然而从隔离治疗五天开始,情况急转直下,感染者左肺下叶出现非典型肺炎特征,以及持续性高烧。在病情恶化的同一天晚上,患者的呼吸情况也出现问题,血氧饱和度下降到了90%,需要吸氧,且多个部位的样本出现新型冠状病毒的阳性结果。第六天开始吸氧。这些状况与武汉-nCoV感染者恶化状况十分相似。与此同时,医生们考虑尝试一种尚未获批的药物——由吉利德(Gilead)公司研发的抗病毒药remdesivir。这是一种核苷酸类似物前药,能够抑制依赖RNA的RNA合成酶(RdRp)。这种药物计划用于治疗冠状病毒家族的埃博拉病毒,因为-nCoV病毒里同样有RdRp。所以,这种在研疗法也有可能对冠状病毒进行抑制。隔离治疗的第七天晚上,这名病情恶化的感染者正式接受了remdesivir的静脉输注。第八天,这名患者的临床症状出现了立竿见影的改变。他不再需要吸氧,氧饱和度也恢复到了94%-96%。除了干咳和流鼻涕外,他已没有其他症状。专家表示,在这名患者出现症状的第4天和第7天,病毒具有很高的载量水平,因此有传播的潜力。从这一个病例来看,早期他只有发烧和咳嗽的现象,直到症状出现的第9天,病情才进展到肺炎的阶段。患者早期的症状非常轻微,且和其他冬季的传染性疾病有着类似之处,这也增加了诊断的难度。关于remdesivir的治疗,专家认为这是基于患者日益恶化的病情,使用美国的“同情用药”(
转载请注明:http://www.shouzuxuanajh.com/zszxyy/60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