痤疮是毛囊皮脂腺单位的一种慢性炎症性皮肤病,别名粉刺、暗疮、青春痘。以面部粉刺、丘疹、脓疱、结节等多形性皮损为主。
痤疮发病机制主要包括遗传背景下激素诱导的皮脂腺过度分泌脂质、毛囊皮脂腺导管角化异常、痤疮丙酸杆菌等毛囊微生物增殖、炎症和免疫反应等。但高糖高脂或过多乳制品饮食、不正确的皮肤护理方式压力、日晒、压力、负面情绪、熬夜等都是诱发痤疮的危险因素。
作为皮肤科医生,每当和痤疮患者交谈时,他们问的最多的问题是:
我回家后要注意什么?
不能吃什么?
可以用洗面奶吗?
什么时候可以化妆?
平时要涂防晒吗?
还要不要再来复诊?
······
那么,我们就来了解一下除了口服药、外用药、辅助治疗外,日常生活中如何在饮食和生活习惯上预防痤疮吧!
1
健康饮食
限制高糖、油腻饮食及奶制品尤其是脱脂牛奶的摄入。
高糖饮食可导致体内血糖水平升高,胰岛分泌大量胰岛素来降低血糖,胰岛素水平升高可导致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分泌增加,IGF-1可增加游离雄性激素水平,促进皮脂分泌,以及促进毛囊皮脂腺开口过度角化从而影响脂质的排泄,从而诱导或加重痤疮的发生。
研究发现痤疮可由油炸或油腻食物引起,这可能与甘油三酯在痤疮丙酸杆菌作用下释放游离脂肪酸从而促进痤疮的发生有关,另外某些脂质可能还参与了皮脂腺合成与毛囊角化过程,同样也是痤疮发生主要机制。
牛奶本身含有较多IGF-1,此外,牛奶中的两种主要蛋白---酪蛋白和乳清蛋白,分别具有促进IGF-1和胰岛素分泌的作用,IGF-1增加可诱导或加重痤疮。
2
科学护肤
痤疮患者皮肤常伴有皮脂溢出,皮肤清洁可选用控油保湿清洁剂洁面,去除皮肤表面多余油脂、皮屑和微生物的混合物,但不能过度清洗,忌挤压和搔抓。
清洁后,要根据患者皮肤类型选择相应护肤品配合使用。
油性皮肤宜选择控油保湿类护肤品;混合性皮肤T区选择控油保湿类,两颊选择舒敏保湿类护肤品。
在使用维A酸类、过氧化苯甲酰等外用药或化学剥脱治疗时易出现皮肤屏障受损,宜选择舒敏保湿类护肤品。
此外,应谨慎选用隔离、防晒剂,产品以清爽不油腻为佳,尽可能少用或不用粉底、彩妆等化妆品。
3
心情舒畅、作息规律
精神压力大,情绪紧张焦虑、睡眠不规律、熬夜等,会影响下丘脑-垂体-性腺轴或肾上腺轴功能紊乱,导致雄激素水平增加,从而出现雄激素源性的痤疮。
保持心情舒畅,作息规律非常重要!
4
定期复诊
痤疮呈慢性过程,患者在治疗中需要定期复诊,根据治疗反应情况及时调整治疗及护肤方案,减少后遗症发生。
一定不要用手去抠、捏或挤脸上的痘,否则会引起皮肤的损伤和感染,还有可能导致长时间的色素沉着或永久性瘢痕。
总的来说:
控制摄入甜食,牛奶以及油腻、油炸、辛辣类食物,根据自己的皮肤类型和医生的建议,选择合适的面部护肤品,保持心情舒畅、作息规律,不随意自行挤压痘痘,定期复诊,也许就能告别长痘的烦恼!
中医皮肤科简介
福州市皮肤病防治院中医皮肤科,是具有传统中医特色的皮肤专科,是福州市唯一的中西医结合皮肤病重点专科和福州市乃至省内具有一定影响力的中医药特色服务示范基地。科室坚持继承与创新相结合,以突出中医特色、提高医疗质量及临床疗效为核心。治疗方法上采用中药内服和中医外治并举,积极发挥中医特色,开展中医特色疗法20余种,在解决皮肤常见病、多发病方面突显优势,形成了规范化的皮肤病中医诊疗技术和品牌效应。
优势病种:痤疮、带状疱疹、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湿疹、荨麻疹、面部皮炎、白癜风、黄褐斑、痒疹、银屑病、神经性皮炎、手足癣等。
特色技术:火针疗法、放血疗法、拔罐走罐疗法、毫针针刺、面针治疗、滚针疗法、中药塌渍、穴位贴敷、中药熏蒸、艾灸、梅花针、粉刺去除术、拨经治疗、小儿推拿等。
扫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