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来临,气温炎热,很多人开始被脚气纠缠。
大部分人看来,脚气是普通小毛病,无非就是脚痒、起水泡、脱皮,对健康影响不大。其实,这种观念是极其错误的,脚气病小但危害大。
夏季该如何摆脱脚气纠缠呢?小编和您一起想办法!
1
小心脚气3个危害
01
传染身体其他部位
脚气作为真菌的驻扎地,为真菌提供“食物”和“住处”,真菌把双脚作为大本营对身体其他部位发起攻击,因此有脚气的人很容易同时有体股癣、手癣、甲真菌病等其他真菌感染性疾病,给患者带来生活、工作,和社交的不便和尴尬。
02
导致灰指甲、甲沟炎
脚气只是浅部真菌感染,但如不使用杀真菌药物加以治疗,任由真菌繁殖,将可能导致其他部位真菌感染,从而导致灰指甲。研究显示,在灰指甲患者中,半数都是由脚气长期未得到治愈引起的。
03
丹毒
脚气可作为细菌攻击身体的入口,细菌可以从脚气形成的极轻微的创口沿下肢淋巴管上行,形成“丹毒”,轻者发烧、下肢红肿疼痛、不能行走,重者还可形成败血症危及生命。如果脚气长期存在,丹毒还有可能复发,久而久之形成下肢慢性淋巴管炎,患者双下肢呈“橡皮腿”样外观,难以恢复。
2
脚气七个认知误区
01
提前停药
调查得知大部分患者在使用外用药物治疗时都坚持不到2周,当然就不可能完全治愈。
02
遗漏盲点
患者在涂抹药物时往往会只涂在有明显症状的病灶处,而一些潜在无症状的病灶会被遗漏。在条件成熟时,这些病灶还会发作。还有某些类型的足癣,比如角化过度型,外用药不易渗透,在治疗部位达不到有效的抗菌浓度,所以疗效也不会很理想。
03
错用外用药
如一些趾间糜烂型脚气患者,直接使用外用药,容易引起细菌感染,还有少数患者患有糖尿病、肿瘤等其他疾病,导致肌体免疫力下降,容易感染,也不适合用外用药。
04
症状缓解,不再用药
引起“脚气”的真菌相当顽固,抗真菌治疗一定要合理、足量。针对不同类型的“脚气”,治疗的时间要求会有所不同。
05
只顾止痒,不找病根
“脚气”发作时,患者往往瘙痒难忍,恨不得将皮肤换了,因此很多人不管三七二十一,自已买药或用他人推荐的“偏方”进行止痒处理。不可否认,有些药物或偏方确实可以临时止痒。可是,在一时的痛快背后,这些药物或偏方往往可加重“脚气”或引起更严重的接触性皮炎。
06
只治“脚气”,不顾甲癣
部分“脚气”患者,很有可能同时患甲癣,即俗称的“灰指(趾)甲”。同时患了“脚气”和甲癣的人,由于某些原因,如经济不允许或认识上不到位,往往只治“脚气”,对甲癣不管不顾。这种“顾此失彼”的治疗方法,实不可取。患了甲癣的指(趾)甲相当于一个“种子库”,即使治好了“脚气”,甲癣这个“种子库”仍会随时将真菌重新“播种”到足部皮肤上,因此,只治“脚气”而不管甲癣,是没法彻底治愈“脚气”的。
07
家庭成员不同时治疗
一个人治愈了,但其他家庭成员没治愈,仍然共用毛巾、拖鞋等,导致家庭成员间交叉感染,反复发作。尤其是家庭成员中有两人以上患脚气的,最好同时进行治疗。
3
远离脚气注意六方面生活细节
脚气虽然是一种传染性的皮肤病,但只要了解它的传染途径,平时注意卫生,细节上多留意,还是可以预防的。
01
保持足部清洁干燥
脚上的皮肤,角质层相对较厚,表皮细胞更新的时间较长,而且经常被鞋袜包裹,天气一热,会使局部温度升高、湿度增大,表皮常常被浸渍变软并有酸碱度改变,为真菌的生长创造了良好条件。
所以,在夏季,要尽量少穿不透气的鞋和袜子。特别是喜欢穿运动鞋的年轻人,最好能准备两双鞋子交替着穿,闲置的那双鞋可以放在阳光下晾晒,保持鞋子干爽。容易出脚汗的人宜穿棉线袜,不宜穿不透气的尼龙袜和胶鞋。
要勤洗脚,在洗脚的时候,尽量避免碱性肥皂,趾缝紧密的人要注意趾间的清洁。在洗完脚之后,需用毛巾把脚擦干再穿鞋和袜子。
02
穿透气的鞋
最好穿透气的鞋,若穿运动鞋、皮鞋,要养成每天换的好习惯,或脱下后就放阳台上风干、用吹风机猛吹几分钟,尤其是汗脚的人。因为真菌一怕风、二怕干、三怕阳光,只要保持足部的干燥,又热又有风,真菌就难以滋生。
03
生活用品定期消毒
个人物品最好能专人专用,不与他人共用毛巾、浴巾及洗脸、洗脚盆、拖鞋等物品,和脚气患者的物品更要分离,减少相互感染的几率。毛巾、浴巾等物品的定期清洁、消毒很重要,最简单的消毒方式是把毛巾放在搪瓷盆中,用开水煮10分钟,然后在阳光下暴晒。
04
减少公共物品使用
公共浴池的地板、公共拖鞋上有大量的真菌寄生。所以,尽量不在公共游泳池、浴室、健身房等地方赤足行走;尽量减少在过湿过热的环境下工作;避免共用剪刀和指甲钳剪病甲。
05
忌辛辣饮食
脚气患者在饮食上并不需要特别忌讳,毕竟这是一种感染性的疾病,但如果患者在这段时间瘙痒特别厉害,就应该少吃辛辣刺激,如辣椒、生葱、生蒜等食物,最好不要饮酒,要多吃高营养易消化的食物,多吃维生素高的蔬菜、水果。
06
舒适的鞋子可预防脚气
1、穿着以真皮、帆布或其它透气物料制成的鞋子。穿透风的鞋履(如拖鞋),以代替紧密的鞋履(如靴子),避免穿塑料鞋。
2、在鞋子内层洒上爽身粉以帮助吸走多余的湿气。经常清洗那些可以冲洗的鞋子(如帆布鞋),并彻底晒干。
3、假如鞋的臭味即使用除臭的产品也无法去除,就要将鞋子丢掉。足部臭汗也不那么可怕,如果做好个人卫生清洁,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在特殊情况下予以药物预防或饮食调理,是可以做到有效预防的。
4、最好不要连续两天穿同一双鞋子,它们需要时间干透。将鞋子放置于通风的地方让它完全干透,如将鞋子放置于室外,取出鞋垫,在阳光下晒干。
5、尽量多脱掉鞋袜或穿着凉鞋,让足部的皮肤得以呼吸。
6、保持身体凉快,尤其在天气炎热的日子,因为体温过高会使你全身(包括双脚)流汗更多。要确保鞋子大小适中,多让双足得到休息,因为足部过分受压可加剧流汗。
7、保持良好足部卫生以减低细菌滋生是个好开始。回家脱下鞋袜后,随即清洗双足,清洗后要彻底抹干双足,尤其趾与趾之间的位置,减少汗水和过多的湿气。
8、在足部洒上爽身粉有助保持双足干爽,或者在足部涂上止汗剂,以减少足部流汗。
4
脚气患者饮食注意事项
01
在饮食方面患者应该吃大量新鲜的蔬菜水果、鱼肉和鸡肉等,不吃肉类皮,补充好维生素A和E,可以多吃芹菜和西红柿等。
02
患有脚癣患者要忌吃南瓜、鸡蛋等发物,同时不能吃容易引起出汗的高热量食物,要避免喝饮料、加工食品、甜食等食物。
03
患者在治疗期间应少吃辛辣、肥腻、刺激性食物及海味,如辣椒、辣酱、酒类等。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