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在50年前,DenhamHarmon首次提出了活性氧(ROS)对细胞的破坏以及由此引发的炎症级联反应激活。Lavker和Kligman在大约20年前提出,炎症是外源性皮肤衰老的病因。在《TheWrinkleCure》一书中,Perricone将炎症诱导的皮肤损伤带入了公众视野。他认为,每天使用含有抗氧化剂和/或抗炎活性成分的药妆品,同时摄入富含抗氧化和/或抗炎成分的饮食,可以减少和/或预防可见的皮肤衰老。过去几年发表在一些主流杂志的文章使公众进一步认识到,皮肤和其他器官的炎症是疾病、癌症和衰老发展的关键事件。健康专家AndrewWeil发表了他的抗炎饮食方案,并且认为“饮食会影响炎症。”他和其他研究人员指出:“炎症与心脏病发作、结肠癌、食道癌、前列腺癌和皮肤癌、阿尔茨海默氏病、中风、多发性硬化症、风湿热、类风湿性关节炎、I型糖尿病、系统性红斑狼疮、硬皮病以及衰老之间存在惊人的联系,减轻炎症的疗法能够有效治疗和预防人类的主要衰弱和致命疾病。这从根本上改变了医学界对疾病治疗的观念。”
皮肤黏膜炎症与疾病的关系针对疾病的治疗和防控,预防和逆转慢性炎症的概念也必须应用于皮肤黏膜表面,这是干燥的外界环境与生物体内水相环境之间的第一界面。这些组织日常暴露于多种促氧化剂和促炎性损伤中,因此,我们希望皮肤黏膜通过直接接触抗氧化剂和/或抗炎治疗以及预防性活性化合物而获益。所有抗氧化剂均具有抗炎作用,但并非所有抗炎成分都具有抗氧化作用,因为还存在其他一些不受抗氧化剂调控的促炎性机制途径。阿司匹林、双氯芬酸和消炎痛是有效的外用和口服抗炎药,但它们不是抗氧化剂。已有研究证明,在小鼠模型中,局部外用吲哚美辛可以逆转光老化引起的皱纹。
皮肤和所有人体组织的ROS主要来源于正常的细胞呼吸作用和新陈代谢。这些ROS引起的急性反应包括多形核白细胞浸润,反应可在损伤后10到14天内消失。Nicholoff和Naidu进一步指出,持续损伤将导致转移至淋巴组织细胞浸润并显著上调基质金属蛋白酶(MMP)的合成。随后发生组织和细胞破坏以及胶原蛋白、弹性蛋白和基质的异常修复。在外源性衰老的情况下,MMP会引起微小的疤痕,在临床上表现为细纹和皱纹。非黑色素瘤皮肤癌也来源于这些慢性炎症级联反应。
Elias和Feingold证明,角质层屏障破坏不仅是许多慢性炎症性疾病的特征,同时其本身也会引起炎症。这些疾病包括接触性、特应性和脂溢性皮炎,外源性衰老以及某些角化疾病和丘疹性疾病,如牛皮癣和扁平苔藓。
在所有年龄群体中,慢性炎症性皮肤病的发病率似乎都在显著增加。大约15%至30%的美国儿童患有湿疹性皮炎。在美国和全球,职业接触性皮炎已成为工作缺勤的主要原因。根据年的一项报道,美国成年人中约有39%的人在一生中患慢性炎症性皮肤病的时间超过1个月。
RudolfVirchow在一个半世纪以前提出,癌症发生于炎症部位。在过去十年中,炎症和突变共同促进了各种细胞类型的恶性恶化这一观点已被广泛接受。皮肤黏膜恶性肿瘤已达到流行病的程度。在过去三年中,每年有超过一百万的美国人被诊断出患有需手术治疗的皮肤癌。在65岁以上的人中,约有50%患有恶性光化性角化病。如今,皮肤科医生最常做的手术与皮肤癌治疗有关。尽管已经针对日晒与皮肤癌的关系进行了大规模的科普和医学教育,但皮肤癌的外科手术和破坏性手术仍增长了12%,超过万次。尽管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就开始引入了防晒系数为15或更高的防晒霜,并且已将防晒光谱范围扩展至包括紫外线A(UVA),但上述的增长趋势仍在上涨。
然而,在同一时期,使用α-羟基酸(AHA)、维A酸类和微晶焕肤的剥脱方法迅速普及。从事剥脱术的美容师和美容院的数量也在迅速增长。
任何原因(例如亚红斑剂量的紫外线)导致的轻度屏障破坏,都会引起隐匿但具有破坏性的慢性炎症。已有研究证明,对角质层屏障的任何程度的反复或长期破坏都会激活慢性炎症。如果两次治疗之间相隔两周及以上,则角质层渗透性屏障会在急性炎症后完全恢复,从而不会诱发或加剧破坏性慢性炎症。
由AHA和维A酸类诱导的慢性炎症主要由屏障损坏引起。美国FDA在年对浓度高于10%且pH值低于3.0的AHA产品提出了警告,原因是AHA会引起皮肤光敏性增强以及角质形成细胞的癌变前恶化。与维A酸类不同,AHA不是光敏剂,因此其光反应性是由屏障剥脱所致。Halliday等认为,长期局部外用维A酸类药物,会增加皮肤恶性肿瘤风险。这些结果引起了争议,因为有文章曾报道过,在几种动物模型的实验中以及人类的临床观察中,短期局部外用维A酸类药物可以减少皮肤恶性肿瘤发生。
鉴于日益增加的皮肤癌发生率与越来越多的剥脱方法存在相关性,皮肤护理专家开始质疑,角质层渗透性屏障破坏引起的慢性炎症是否在其中起到一定作用。长期以来,人们都知道使用封闭性敷料和药膏护理伤口,可以加速伤口愈合。此外,FDA已经发布了针对护肤药物的非处方药专论,其中包括凡士林、甘油和尿囊素。该作者和Elias认为,局部外用神经酰胺、胆固醇和游离脂肪酸的脂质混合物可有效逆转受损的渗透性屏障功能。
抗炎治疗对衰老的影响甲氨蝶呤和皮质类固醇是治疗牛皮癣、皮炎、皮肤T细胞淋巴瘤以及各种其他炎症性系统性疾病和恶性肿瘤的主要对抗疗法,这有力证明了炎症和肿瘤性疾病之间的病理生理联系。FDA已经批准非甾体类抗炎药双氯芬酸作为局部外用药,用于治疗癌变前的光化性角化病。系统性红斑狼疮、皮肌炎和硬皮病都是以皮肤黏膜异常为表现的系统性疾病。表皮萎缩和色素沉着不规则是这些疾病的特征,也是外源性衰老的参数。
针对癌症等各种疾病的某些替代性和补充性疗法的成功使用,支持了对抗疗法的结论,即炎症是许多疾病的最终共同途径。年,公众使用替代性和补充性药物的数量超过了对抗疗法门诊药物的数量。在最畅销的10种草药中,有一半已被证明对人类和/或动物具有抗炎和/或抗氧化作用。市面上有多种草药被作为非处方护肤品销售,包括药妆品。其中有许多已被证明具有抗炎和/或抗氧化活性,可能有利于治疗和/或预防炎性疾病和外源性衰老。目前已有记录的抗氧化成分有多种;然而,只有14种被纳入外用药配方,这些药物已在人类临床试验中被证明可逆转某些外源性衰老的迹象。
目前已有双盲临床试验证明,皮肤科外用药物和药妆品所用的一些具有抗氧化和/或抗炎活性的草药成分在用于治疗某些炎症性疾病时,能够显著改善外源性皮肤衰老的迹象。这些外用的植物提取物包括富含AHA的水果、维A醇、某些维C制剂、豆浆和全大豆提取物、椰枣、绿茶(亦可摄入)、胶体燕麦和燕麦、熊果苷和不含小白菊内酯的提取物,以及枣仁、绣线菊和亚麻的专利配方。
在年,销量最高的10种草药的销售额超过10亿美元。在双盲临床试验中已记录了三种含有多种草药来源抗氧化和/或抗炎成分的口服补充剂,如石榴混合物,可有效改善外源性衰老的迹象。含有单独植物成分的口服产品,如姜黄素、橄榄油、碧萝芷和白绒水龙骨(polypodiumleucotomas)叶提取物,已在开放和双盲临床试验中被证明可改善外源性皮肤衰老的迹象。
不幸的是,在当今市场上出售的大多数皮肤护理产品中,成品的安全性和有效性临床试验很少,这使得向患者推荐此类产品时存在诸多挑战。有些新公司已经推出了一些产品,这些产品将在不久的将来崭露头角。如果将产品直接涂抹到皮肤上,最有效的抗炎剂将最有可能达到治疗浓度,从而阻止和逆转炎症。这表明,局部外用产品将成为首选。然而,正如世界知名抗氧化剂专家Pinnell博士所言,制剂的稳定性以及通过角质层递送治疗浓度的活性成分将成为主要挑战。
分子机制产生破坏性ROS的环境损害因素包括吸烟、污染、过度护肤、医美项目、防腐剂、局部药物递送、包括某些局部治疗在内的刺激、过敏原、起泡、创伤、紫外线和X射线。年,Lavker和Kligman首次描述了炎症与皮肤衰老的相关性,他们提出光损伤皮肤中存在单核白细胞和肥大细胞浸润。现在已知角质层渗透性屏障破坏可激活表皮角质形成细胞释放预先形成的多种生物反应调节剂并上调其合成。屏障破坏后释放预先形成的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1(IL-1)和8(IL-8)、其他促炎细胞因子、趋化因子和离子是触发保护性急性炎症的第一步。随后,角质层脂质合成和角质形成细胞增殖增加,以修复受损的渗透性屏障。
表皮TNFα和IL-1与其受体的结合以及激酶途径的激活通过将两种核受体(活化蛋白(AP-1)和核因子κβ(NFkβ))转移到细胞核中,诱发炎症级联反应。IL-8、细胞内活化巨噬细胞因子(ICAM-1)、防御素、E-选择素、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和前列腺素E(PG-E2)等各种转录因子的合成均被上调。这些基因产物导致炎症细胞浸润的趋化性。
MMP是锌依赖性酶,参与基质、胶原蛋白和弹性蛋白的降解和重塑。这些破坏性酶在成纤维细胞、角质形成细胞、肥大细胞、巨噬细胞和T淋巴细胞中合成。胶原酶(MMP-1)、溶基质素(MMP-3)和明胶酶(MMP-9)是其中最重要的酶。外源性皮肤衰老的迹象,如细纹、皱纹、脆性和松弛,是由破坏性MMP活性诱导的日光性弹性组织变性、胶原蛋白破坏和组织萎缩所致。MMP诱导的慢性炎症不仅在炎症、组织分解代谢和重塑中起重要作用,还能触发级联反应,导致皮肤黏膜细胞恶变。
未来策略基于前文所述,预防和逆转慢性炎症应成为治疗和预防皮肤黏膜疾病、衰老和癌症的主要策略。理想的治疗方案应包括外用抗炎和/或抗氧化护肤品,以及能够修复角质层渗透性屏障的产品。最全面的治疗方案还应该包括饮食以及富含抗炎和/或抗氧化成分的口服补充剂。在使用剥脱术后,应立即使用由神经酰胺、胆固醇和游离脂肪酸组成的屏障修复产品。此外,应经常使用具有抗炎和屏障修复作用的护肤品。这些策略有望最大限度提高和维持皮肤黏膜表面的保护功能和结构。
总结早在一个多世纪前,慢性炎症与多种皮肤和全身性疾病(包括恶性肿瘤和皮肤衰老)的关系就已被提出。现在已经明确了破坏性慢性炎症的细胞和分子机制。慢性炎症作为各种疾病和病症的最终共同点,可以解释为什么抗炎药物能够有效治疗多种皮肤病、癌症和外源性衰老。最近的研究表明,利用含抗炎和/或抗氧化成分的饮食、口服补充剂和局部皮肤护理方案可以逆转和/或预防破坏性慢性炎症。因此,医生在治疗包括衰老在内的皮肤疾病时,应更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