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源性颌骨囊肿临床表现

牙源性颌骨囊肿的临床表现

什么是牙源性颌骨囊肿?

牙源性颌骨囊肿就是和牙有关系的颌骨囊肿。大家都知道,牙齿周围会有软组织,如果其在发育过程中没有及时消失,或者发生畸形变化,会分泌液体,逐渐形成水库样囊肿,这些称为牙源性颌骨囊肿。如果囊肿较小,对身体影响较小。但如果囊肿较大,占据了下颌骨,这时下颌骨就像鸡蛋壳一样较脆,下颌骨容易断裂,所以这种情况要及时治疗。治疗牙源性角化囊肿等颌骨囊肿的方法较多,但是总体是遵循从简单到复杂的原则,简单的做刮治或者开窗。如果复杂累及到下颌骨,大部分的这种缺损,要做自体骨移植牙源性颌骨囊肿多发生于青少年。角化囊肿有两个高峰期:20~30岁和50岁年龄组。多发生于颌骨任何部位

有哪些临床表现呢?

1、牙源性颌骨囊肿生长缓慢,初期无自觉症状。如继续生长,骨质逐渐向周围膨胀,则形成面部畸形

2.如果囊肿发展到更大时,表面骨质变为极薄之骨板,扪扣时有乒乓球样感觉,并发出羊皮纸样脆裂声,最后,此层极薄的纸也被吸收时,则可发生波动感。一般囊肿大多向颊侧膨胀;但角化囊肿可有1/3病例向舌侧膨胀,并穿破舌侧骨壁。当下颌骨囊肿发展过大,骨质破坏过多时,可能引起病理性骨折。

3.常有牙的病变(根端囊肿)或缺牙。

4.穿刺抽出草黄色液体,镜下可见胆固醇结晶。角化囊肿(颌骨囊肿的一种类型)的囊液为乳白色角化物或皮脂样物。

扫描


转载请注明:http://www.shouzuxuanajh.com/zszxyy/4338.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