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嘉宾
李瑾成都市金牛区机关第二幼儿园总园执行园长
01
缘起玩具都消毒了,我们玩什么?
和许多幼儿园一样,每周五是金牛区机关二幼的大扫除时间,这一天,幼儿园会对所有玩具进行消毒,因此孩子们几乎无法玩耍玩具。老师通常会组织孩子们在室内外开展各种不太需要玩具材料的游戏活动,如:散步、讲故事、体育活动、音乐游戏等。但这样的做法似乎不仅累了老师,更束缚了孩子们的思维和手脚,整个一天的活动相对结构化都比较高。
结合幼儿园每周五的特殊情况以及时刻站在儿童的位置思考,幼儿园提出在周五实施“无玩具游戏日”的大胆设想。老师们决定大胆放手,把这个问题抛给孩子,“玩具都消毒了,我们玩什么?”孩子们进行了激烈地讨论。大二班龚正伊:玩吸管,把吸管剪成小节节拼图玩。
大二班何鸿懿:用毛线玩,把毛线放在地上用胶粘住,就变成迷宫了。
大一班牟科宇:去操场跑步。
大四班闵艺珊:如果没有玩具,我想给幼儿园的小花小草浇水。
大二班尚上谦:可以玩手影,但要天黑了才能玩。
中一班成梓宁:每个人可以带个袋子在操场上飞。幼儿园尝试尊重孩子们的每一个想法,并和他们一起,利用每一个周五,一一去实现与实践。
02
没有玩具
却有更多意想不到的惊喜和收获
“没有玩具,我们出去玩”——亲近自然、深度探究
没有了玩具,孩子们首先想到的是“我们出去玩”。于是,校园里平时并不太被孩子们所留意的花草、树木、石头、落叶、蚂蚁、蚯蚓、泥土……成为了孩子们的新“玩具”。
孩子们用石头拼图、在石头上绘画、将小石头当作工具在地上作画;用落叶制作叶贴画、制作树叶花环;用落叶玩厨房游戏(炒菜、切菜等)。
蚂蚁和蚯蚓更是孩子们可以玩一整天的“新宠”:蚯蚓到底有没有眼睛?为什么切断了还能再生?没有脚用什么走路?蚂蚁会说话吗?怎么和同伴交流?为什么有那么大的力气?
走进大自然,孩子们有了更大的自主学习空间,有了更浓厚的观察探究兴趣。“一英寸宽、一英里深”的学习在这里开始萌发,展现出活泼、自由、充满想象和情趣的生命状态,发现并积极尝试解决问题的生存状态。“没有玩具,可以玩其他东西”
——万物皆玩具
“没有了玩具,我们可以玩其他的东西!”于是教室里的水杯、拖鞋、椅子、凳子、坐垫,甚至橘子皮,都变得很好玩。
孩子们用水杯玩传递倒水的游戏、叠高、盛水敲击乐声、猜骰子等;用椅子骑大马、过小桥;用塑料小圆凳叠高、搭楼梯;用拖鞋当护垫玩手脚着地爬,甚至到操场用拖鞋玩投掷;孩子们甚至在教室里脱下自己的鞋,玩起了按颜色、大小、功能、款式进行分类、辨别左右等游戏;用坐垫玩夹跳、开小车;将橘子皮当作蔬菜切,用橘子皮拼图……
当身边的一切都变成玩具时,孩子们充满了无穷的想象力。在这样的活动中,孩子们的学习与游戏相互融合,真实与想象若分若合,身体与大脑时刻并用,这样一个新奇的过程更为孩子们带来了不一样的乐趣与体验。
“没有玩具,和老师一起玩”
——回归传统、百玩不厌
“没有了玩具,和老师一起来打野鸭吧!”“野鸭在哪里?”“什么是野鸭?”当老师提出这样一个建议时,孩子们充满了好奇。于是在老师的带领下,师生共同玩起了各种传统小游戏:打野鸭、跳房、剪刀石头布、丢手绢、跨步子、斗鸡、编花篮、高人矮人国……这样的游戏,往往无需准备过多的材料,不仅在幼小的心灵中传承了传统文化的价值取向及审美情趣,更能愉悦孩子们的身心,增进师生情感。
“没有玩具,和哥哥姐姐一起玩”
——在交往中成长
“没有了玩具,我们去和哥哥姐姐一起玩吧!”看见在阳光下开心地踩影子的哥哥姐姐,小班的弟弟妹妹跃跃欲试。于是,“无玩具游戏日”中又一个新的活动形式产生了——混龄活动。
在这一天,小朋友们可以和其他班级的小朋友一起游戏:玩传统小游戏、一起在阳光下踩影子、把泳池的马赛克瓷砖地面当棋盘用小石子儿一起来下棋或走迷宫……异龄孩子的交往,能够有效利用幼儿园的人际资源扩大孩子们的交往范围。在这样的活动中,哥哥姐姐更自信、更有责任感,弟弟妹妹更开心,能感受到更加丰富的游戏内容,大小孩子都会收获不一样的快乐与成长。
“没有玩具,我们来比赛”
——生活学习、相互渗透
“没有了玩具,我们来比赛叠被子吧!”在保育老师的建议下,周五又幻变成了“生活活动日”。孩子们在保育老师的带领下,学习叠衣服、叠被子,甚至拿起抹布擦桌子,提着水壶去浇花……
爱劳动的孩子们在周五忙得不亦乐乎。“叠被子”在孩子们眼中俨然是大型折纸活动,边对边的整齐对折,孩子们认真起来比老师更较劲儿;“擦桌子”最吸引孩子们的是清洗毛巾过程中与水的游戏、擦的过程中与每一个细小污渍的固执对抗;“浇花”更是好玩,盛水、洒水、观察水从花盆溢出后在地面流动形成的图形……
每一个在成人看来并不起眼的细节,都会引发孩子们极大的兴趣。在这样的活动中,更让老师们看到了孩子的天性,从而开始尝试进一步转变观念,更加尊重和珍爱这份童心童趣。从“无玩具”拓展到“无电子产品”“无玩具游戏日”给了老师很多启发,由此,幼儿园倡导家长利用周末开展“无电子产品亲子日”活动,鼓励家长在周末放下手机,开展以“陪伴孩子、陪伴家人、亲近自然”为主题的亲子日活动。打开手机,我们能看到全世界,但只有当我们关上手机,才能从如镜子般光亮的黑屏上看见自己。放下手机,反思自己;放下手机,陪伴孩子,找回珍贵的亲子情。
▲放下手机,亲子放风筝
▲亲子活动,看见彼此
机关二幼的“无玩具游戏日”,对于儿童、教师与家长而言,是一次特殊而难忘的经历,是一个充满探索的过程。儿童从最初的不适应、想念过去的玩具,到后来投入到寻找材料、想象和创造的过程中。教师从最初的无从下手、给予适当帮助,到后来不断地“后退”,观察记录孩子的想法与做法,收获一个个意外的惊喜与感动。家长也积极参与其中,放下电子产品的同时,看见儿童的童真,也感受到幼儿教育的专业。无玩具日,是机关二幼深化园本情感课程研究的新的思考与尝试。它不是一个单一的“游戏日”或“亲子日”,更是成人观念的冲击、行为的转变。正如机关二幼李瑾园长所说:教育本是一个不断前行的过程,“有无相生、以无而为”,在这样一个“无为”的过程中,“无”成为了“有”的途径。不管是有玩具还是无玩具,关键是老师们不将自己的意志强加于儿童,更多以顺应柔和的“无为”达到更大空间的“有为”,进而成就儿童更多可能。图片/金牛区机关第二幼儿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