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传性半透明性丘疹性肢端角化症二例
何婷婷,顾海萍,贾虹
作者单位:南京,南京中医药大学;中国医院
作者简介:何婷婷,女,在读专硕研究生,研究方向:中医外科学(皮肤病方向)
01病例1
临床资料:患者,女,36岁。因双手掌丘疹10余年,于年2月就诊。10余年前,无明显诱因患者双手大鱼际、掌侧缘出现数十个半透明性丘疹,针尖至粟粒大小,对称分布,表面光滑,遇冷水后变白,无自觉症状;双足未见类似皮损,毛发、甲无异常。皮损持续存在并逐渐增多。患者既往体健,无系统性疾病史,无药物及食物过敏史,否认家族史。
皮肤科检查:双手大鱼际、掌侧缘对称分布数十个粟粒大小黄白色半透明性扁平丘疹,表面光滑发亮,部分相互聚集,但不融合,质地较硬,无压痛;指(趾)甲板及双足未见明显异常(图1)。
皮损组织病理示:表皮角化过度、棘层肥厚,伴表皮突延长、增宽,真皮胶原纤维间散在淋巴细胞浸润,弹性纤维染色阴性(图2)。
诊断:遗传性半透明性丘疹性肢端角化症。
治疗:维生素E软膏、复方维胺酯软膏(中国医学科学院皮肤病研究所院内制剂,JSZBHZ)外涂,每日2次。1月后电话随访,患者诉皮损变化不大,未见新发皮损。
02病例2
临床资料:患者,女,31岁。因双手丘疹20年余,于年3月就诊。20年前,患者双手掌、手指背侧出现数个针尖大小丘疹,逐渐增多、增大,部分相互融合,除手掌易出汗外无其他自觉不适。既往史无特殊,否认家族史。
皮肤科检查:双手掌大鱼际、掌侧缘、双手远端指关节伸侧可见数十个肤色半透明性扁平丘疹,粟粒至绿豆大小,部分相互融合,表面光滑,质地较硬,无压痛;双手掌皮肤干燥、少量脱屑;头发稀疏,无明显脱发,其余部位毛发正常(图3)。患者未行组织病理检查。
诊断:根据发病部位及皮损特征,临床诊断为遗传性半透明性丘疹性肢端角化症。
治疗:维生素E软膏、0.05%维A酸软膏,按1:1比例混合外用,每日2次。2个月后电话随访,患者诉部分丘疹变平,手掌无明显脱屑。
遗传性半透明性丘疹性肢端角化症(heredilarypapulotranslucentacrokeratoderma,HPA)是以肢端半透明性角化性丘疹为特征的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本病好发于青春期,临床表现为半透明肤色或黄白色扁平丘疹,表面光滑,质地较硬,无压痛,局部穿刺无液体渗出。皮损持续存在,无自觉症状,多对称分布于掌缘、双手指关节伸面、手掌、手背的移行部位,可同时累及足部。组织病理为角质层角化过度,颗粒层、棘层肥厚,表皮突幅度较广,真皮无显著炎症浸润及毛细血管扩张,胶原弹性纤维无撕裂、减少。HPA是一种罕见的肢端角化性皮肤病,通常伴有特应性体质或头发稀疏等。本病多有家族史,病因尚不明确,可能与遗传基础有关,皮损也可发生于受压或创伤后。
DOI:10./sypfbxzz.-.
实用皮肤病学杂志,,11(3):-,
更多精彩内容,详见杂志原文!
《实用皮肤病学杂志》订阅方式:①邮局订阅(适用于单位或图书馆统一征订)。全国邮发代号:2-。②编辑部直接订阅(适用于单位批量或个人订阅)。通过邮局汇款至“北京市东城区南门仓5号《实用皮肤病学杂志》编辑部”注明订阅数量、邮寄地址,并请致电-。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