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脚气”这个词并不陌生,老百姓常说:“有脚气的人不容易得其他疾病”,其实不然,脚气不但自己不舒服还会传染给家人,重的还会殃及生命。
“脚气”临床上称为“足癣”
是由皮肤癣菌引起的足部皮肤真菌感染,主要发生于趾间、足跖及侧缘,严重时可波及足背及踝部。
足癣可以在人与人、人与动物、污染物与人之间传播,主要传染因素有:可因混穿鞋袜,裸足在公共浴室等场所行走,密切接触病原菌而被感染;可自身传染,如足癣可引起手癣、体股癣及甲癣。
脚气的诱因:潮湿,高温季节,脚爱出汗,穿不透气鞋子,免疫力低下等。
脚气的类型:趾间型脚气,水疱型脚气,角化过度型脚气,溃疡型脚气。
得了脚气我们需要注意什么?
1.避免光脚穿鞋
袜子对于脚来说是有保护作用的,穿袜子可以避免接触到真菌。而光脚穿鞋也会容易出汗,这样会形成一个潮湿的环境,这样就会增加感染真菌的风险。
2.避免多天连续穿同一双鞋
每天换一双鞋,可以让鞋充分的干燥,而真菌很难在干燥的环境中生存,这样就可以降低感染的风险。
3.尽量穿棉袜
棉袜的透气性好,而且具有良好的吸汗性,每天清洗袜子换一换,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就可以减少脚气发作的风险。
4.尽量选择透气性好的鞋子
夏天是可以选择拖鞋和凉鞋的,相对于皮鞋来说,布鞋的透气性是会好一点的。
5.买鞋试鞋要注意
比较明智的做法是穿上袜子再试鞋。
6.注意家庭人员的卫生
如有患者一定要及时治疗,注意隔离,不要共用任何可能传播细菌的物品,贴身衣物、被褥等也要分开洗涤。
7.要擦干脚
每天回家后洗澡或洗脚,记得要尽可能把脚完全擦干。因为湿脚比干脚更容易感染上真菌(多70%机会)。
8.止脚汗
除了有汗及时洗澡外,平时也要注重洗脚,对于多汗的人可在鞋中或鞋垫底下撒些吸汗的粉末。
9.手足癣治疗要坚持和合理用药
治疗需要一定的周期,应积极坚持用药,最好内外用药夹击。但要使用含激素的药物。
10.不能加料泡脚
用食醋、生姜、大蒜、茶叶来泡脚是不科学的方式,对治疗脚气并无作用,而且还可能会刺激皮肤更容易出现感染。
严重脚气会危及生命
脚气破坏皮肤屏障,严重的可能会引起丹毒,也称急性网状淋巴管炎,是皮肤和黏膜网状淋巴管的急性感染炎症。它的主要表现为界限清晰的局部性热痛与红肿感,常发作于面部和下肢。
丹毒的临床症状有炎症蔓延迅速、易复发等特点,同时它也会引起多种并发症,如脓毒血症等严重危害生命的疾病,医院就诊。
皮肤科医生介绍
荣在丽
●硕士研究生学历
●医院医院工作20余年
●专业特长:擅长婴儿湿疹、尿布皮炎、特异性皮炎、虫咬皮炎、接触性皮炎、过敏性紫癜、荨麻疹、血管瘤、传染性软疣、寻常疣、带状疱疹、甲沟炎、痤疮、头癣、手足癣、甲癣、及银屑病、白癜风、红斑狼疮、天疱疮类天疱疮、老年疣、黄褐斑等多种成人及儿童皮肤科疾病。对成人及儿童皮肤病有着丰富的临床经验。
-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