脚气是癣病中最常见的浅部真菌病,按主要的临床表现可分为水疱鳞屑型、浸渍糜烂型及角化过度型。足趾间会出现脱皮、浸渍、糜烂,或者脚侧出现许多水疱。多见于喜欢穿不透气鞋子的患者,如果不治疗可以引起其他部位的感染,比如手癣、甲癣、股癣等。本病可以口服药物治疗,也可以局部外用药物治疗,疗程1~2个月左右,一般可以治好,但是容易复发。
疾病分类脚气详细分类1
水疱鳞屑型
好发生在趾间、足跖及足侧,皮损起初为针尖大小的深在水疱,疱液清、壁厚且发亮,不易破溃,水疱散在或群集,可融合成多房性大疱。
2浸渍糜烂型
多发生在趾缝,尤以第3~4和4~5趾间多见,多见于足部多汗、浸水以及长期穿胶鞋者,夏季多发。
3角化过度型
好发在掌跖部和足跟,皮损处干燥,角质明显增厚,一般无明显的瘙痒。
病因脚气可在人与人之间直接或间接传染,主要是由于足底及趾间皮肤潮湿、多汗,为致病菌提供了良好的生存和繁殖环境。而且足底缺乏皮脂腺,没有足够的不饱和脂肪酸以抑制癣菌生长。此外,脚气的发生和个人的多汗程度及免疫力的强弱等因素有关。
主要病因脚气主要由红色毛癣菌、须癣毛癣菌、石膏样小孢子菌以及絮状表皮癣菌等感染引起,其中红色毛癣菌约占50%~90%。本病主要通过接触传染,如用手搔抓患癣部位或与患者共用鞋袜、浴巾以及脚盆等是主要的传播途径。脚部容易出汗或者穿不透气的鞋子也易发生脚气。
好发人群;
●脚部易出汗而又不注意脚部清洁卫生的人。
●体质差、免疫力弱的病人。
典型症状脚气主要症状是局部皮肤起水疱、趾间浸渍、糜烂以及渗出,或出现脱屑,发生裂口,伴有瘙痒等症状。三种类型的具体症状不太一样,应该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水疱鳞屑型脚气
●浸渍糜烂型脚气
●角化过度型脚气
NO.1日常护理用药指导
了解各类药物的作用、剂量、用法、不良反应和注意事项,遵照医生的医嘱正确服用。
生活管理
平时注意穿透气性好的鞋子,勤洗脚、换洗袜子,保持脚部的清洁、干燥。
运动
可以适量的运动,提高身体的免疫力,但是也不宜让脚大量出汗,以免脚浸渍在汗液中导致炎症加重。
NO.2预防措施经常洗脚,还要经常洗鞋子和袜子,保持清洁卫生,保持脚缝之间的干燥、通风,要经常换袜子,穿透气性比较好的鞋子。
对于反复发作的趾间型脚气,可以考虑穿五指袜进行预防,并且要避免共用拖鞋、泡脚盆、毛巾等生活用品,避免引起交叉传染。
饮食方面要尽量少饮刺激性饮料,像浓茶、咖啡、酒等,这些可以刺激汗腺分泌,给表皮真菌感染提供了有利的环境。
本期作者:李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