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介绍
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HOCM)以心肌非对称性肥厚为特征,梗阻部位大多位于主动脉瓣下区域,多普勒超声心动图表现常有左室流出道梗阻而导致的血流动力学障碍,而高梯度伴有严重阻塞性梯度成分和严重的临床症状往往提示疾病进展恶化。对于那些药物治疗无效的HOCM患者可以考虑非药物治疗,其中应用于临床已经40多年的外科肥厚心肌切除术,被认为是非药物治疗的金标准。作为替代方案的室间隔酒精消融,也有10年的应用历史。那么,随着各种新技术的发展成熟,是否还有新的方法能够用于治疗HOCM呢?我们知道,射频消融应用于心律失常治疗已有20多年,射频能量对心肌的损伤是安全有效的。那么,灌注性射频消融是否能够用于治疗成人HOCM患者以减少左室流出道梗阻的症状呢?最近,一项来自密西西比图北密西西比医疗中心的临床研究给我们带来了相关临床数据,结果发表在近期的《HeartRhythm》上,值得我们学习借鉴。
该研究共入选了11例经充分药物治疗后仍有肥厚梗阻症状且流出道梯度50mmHg以上的患者接受射频消融治疗。在三维标测系统中标测出室间隔肥厚部分后,经穿间隔途径或者主动脉逆行途径进行消融治疗。
结果显示,在静息和诱发状态下,有10例(10/11,91%)患者的左室流出道梯度出现显著而持久的降低。与基线相比,他们术后12个月平均静息梯度降低85%(基线66.7mmHg,术后12个月10mmHg),术后平均诱发梯度降低85%(基线.2mmHg,术后12个月20mmHg)。而且,所有患者的纽约心功能分级都有改善,从3.0±0.0降到平均1.8±0.8级。
可见,灌注射频消融室间隔是一种安全、可行的治疗HOCM的方法。且与酒精消融相关报道相比,该方法可以显著改善HOCM患者的症状、降低左室流出道梯度、增加临床治疗的有效率。当然,射频消融能否真正应用于HOCM的临床治疗仍需更多大样本量的研究来验证。
图1A:左侧是右室、左室的三维模型;右侧是右室和左室的CT断层成像。从颅侧位观察主动脉瓣下室间隔阻塞部位。B:室间隔阻塞部位CT横截面以及线性测量。
表1患者基线临床特征。
图2模型上以阻塞部位消融靶点同心向外5mm环状标注。
表2手术相关数据。
图3基线、术后3个月、6个月和12个月静息梯度;平均梯度以粗线标识。
图4基线、术后3个月、6个月和12个月诱发梯度;平均梯度以粗线标识。
表3室间隔射频消融研究结果。
HeartRhythm;13:–
编译:丰明俊、方任远、何斌
书心剑律|心律最前沿
鍖椾含涓鍖婚櫌鍦ㄥ摢閲?寰椾簡鐧界櫆椋庤鎬庝箞娌荤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