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湿疹的中医辨证论治分享

目前全球范围内有10%-20%的儿童患有湿疹,发病比例相当高。

湿疹大讲坛

湿疹是特应性皮炎的婴儿期(0-2岁)表现,主要表现为皮肤的瘙痒、干燥,严重者有渗出、皮肤增厚,湿疹归根到底是皮肤炎症。

特应性皮炎

一种慢性、复发性、炎症性皮肤病,患者往往有剧烈瘙痒,严重影响生活质量。

特应性皮炎分为三期:

1:婴儿期

(出生至2岁)

表现为婴儿湿疹,多分布于两面颊、额部和头皮,皮疹可干燥或渗出,当宝宝开始爬行时,肢体的伸处也会出现皮疹。

2:儿童期

(2~12岁)

多发生于肘窝、腘窝和小腿伸侧,以亚急性和慢性皮炎为主要表现,皮疹往往干燥肥厚,有明显苔藓样变。

3::青年与成人期

(12岁以上)

皮损与儿童期类似,主要发生在肘窝、腘窝、颈前等部位,也可发生于躯干、四肢、面部、手背,大部分呈干燥、肥厚性皮炎损害,部分患者也可表现为痒疹样皮疹。

严重面部湿疹baby:

下图为特应性皮炎三期的表现↓↓↓

重点

-湿疹严重程度参考图鉴-

中医临床常见的三种湿疹类型

1

湿热并盛型:表现为发病急、病程短。身热心烦、口渴,大便秘结,小便赤少,皮损潮红、轻度肿胀,继而粟疹成片或水疱密集,渗液流津,瘙痒不止,舌质红,舌苔白或黄,脉弦滑或滑数。

2

脾虚湿盛型:表现为病程日长,口渴不患饮,大便不干或溏泄,皮损粗糙肥厚或兼有少量渗液,仍有丘疹、丘疱疹及小水疱,皮肤轻度潮红、瘙痒,可见抓痕鳞屑,伴有纳食不香,身倦等症,舌质淡、舌体胖或有齿痕,舌苔白或腻,脉沉缓或滑。

3

血虚风燥型:表现病程日久,皮损粗糙肥厚、角化皲裂,表面有抓痕、血痂,颜色暗或呈色素沉着,舌质淡,舌体胖,舌苔白,脉沉细或沉缓。

湿疹的中医辨证论治

1

头面上肢湿疹

治疗多以疏风清热利湿为法,但当细辨风、热、湿的轻重。

治疗中常加入引经药:菊花、荆芥、防风、桑枝、片姜黄、鹅不食草。

2

下肢湿疹

治疗多以凉血清热,祛风胜湿为法。

治疗中常加入引经药:苍术、牛膝、木瓜、独活、黄柏。

3

乳房湿疹·耳部湿疹:

与足厥阴肝经、足阳明胃经关系密切。

治疗中适当加入“疏肝、清肝”的药物和“清胃、养胃”的药物。

4

手部湿疹

手部角化性或皲裂性湿疹,多由风邪外侵客于皮肤毛孔,滞塞皮肤脉络,郁久化热燥,肌失所养而成燥证,治疗多以养血活血,润燥祛风为法;

手部水包、渗出型湿疹,常因脾失健运,湿从内生,充于腠理侵淫于肌肤而发为本病,日久易耗血伤阴,化燥生风。

治疗多以健脾祛湿、养血祛风力法。

5

外阴湿疹·湿热型

湿热型:外阴肌肤潮红湿烂瘙痒剧烈,治疗多以清热祛风除湿为法,

干燥型:也多为湿热久蕴,耗血伤阴,血虚风燥所致,但因其病久而复染毒邪,故治疗中多在养血祛风中加杀虫药攻毒为宜。

中医治疗湿疹颇具特色,本着标本兼顾,内外并治,整体与局部相结合的治疗原则。

王主任

推崇----绿色·温和·安全·少副作用的中医处方治疗理念。




转载请注明:http://www.shouzuxuanajh.com/mlszx/42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