脚气病,主要是因为真菌感染所致,据研究发现成人中大约70-80%的人有脚气,而且常在夏季加重。诱发本病的原因主要包括足部多汗、潮湿或鞋袜不通气等。特别是在重庆这样比较潮湿的城市其发病率往往比较高。造成脚气病的癣菌常可以通过公共澡堂、泳池地板、浴巾、公用拖鞋等交叉传染。常表现为局部瘙痒、糜烂、渗液、水疱感染,严重者甚至可表现为角质层增厚,而且经久不愈,给患者及家属造成极大的不适及痛苦,深受其害。
中医认为肺金不足,脾虚湿困,水湿不化聚于双脚,遂成本病。脚气属于湿邪范畴,因而顽固不易治愈。脚气病治疗仍以外治为主,而中药腿浴治疗对本病有特别的疗效。
中药腿浴主要以中医药液浸泡双小腿及足部,通过适当温度、物理理疗、中药药物的直接刺激和药物透皮吸收的方法,从而达到治疗疾病、强身保健的作用方法。“中药泡脚,甚似补药”成为我国传统医学宝库中一种优秀的保健理疗方法。医学典籍曾记载:“人之有脚,犹似树之有根,树枯根先竭,人老脚先衰。”因而早在几千年前,中医鼻祖就很重视对双足的锻炼和保养,并运用足部泡脚穴位按摩来防病治病。《礼记》中有“头有疮则沐,身有疡则浴”。不同种类的中药汤剂,在缓解身心疲劳同时通过药浴能治疗多种疾病,属于中医的内病外治法。
现代医学解剖指出足部有60余条肌肉,五十二块骨头,被誉为“人体第二心脏”。集中了全身及内脏的反应区,双足即为全身的微缩投影,因而对足部相应部位的刺激也会对全身某一具体器官起到相应治疗作用。中医认为,双足乃运行全身气血,联系脏腑,沟通内、外、上、下之经络的重要起止部位,经络中足三阳与足三阴均交接于此。此外足部角质层较薄,更利于药物透皮吸收。
中药腿浴治疗脚气病,常选用蛇床子、苦参、地榆、白鲜皮、苍术、黄连、生姜等药物,通过足够水疗浸泡,局部长期治疗,达到祛风化湿止痒的功效,且疗效明显。
值得注意的是,足浴后应保持双足清洁,干燥,选择舒适通风的鞋袜,治疗与保健相结合,疗效更佳。
以上为《王维博士工作室》原创,如若转载须获得本工作室授权;点击下方“阅读原文”自助获取转载授权。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