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雨季的江南,阴雨霏霏,空气湿度大,正是真菌生长繁殖的适宜气候,又到了脚气“爆发”的时节了。
脚气的“罪魁祸首”是真菌“脚气不是病,痒起来能要人命!”相信很多人都有这样的感受。脚气称为“足癣”,是真菌感染足部皮肤所致,通常患部感到奇痒难耐,并伴有水疱、皲裂、表面容易剥脱而露出潮红糜烂面。
真菌会自身传染,足癣也会引发手癣、股癣、体癣甚至传染到头面部等。本来是脚部感染了真菌,起水疱脱皮,忍不住抠、挠、撕皮,抠完后真菌残留在指甲上或手上,再去接触其他身体部位,就有可能会传染上。
夏季皮肤多汗,天气又高温潮湿,真菌繁殖旺盛,足癣十分常见。
足癣分型水泡型多发生在夏季,表现为趾间、足缘、足底出现米粒大小,深在性水泡,疏散或成群分布,疱壁较厚,剧烈瘙痒。这一类型最常见,大家也最熟悉。
鳞屑角化型症状是足跖、足缘、足跟部皮肤角质增厚、粗糙、脱屑,鳞屑成片状或小点状,反复脱落。一般无瘙痒,有皲裂时疼痛明显。这一类型大家往往会忽视。
趾间糜烂型表现为局部表皮角质层浸软发白,表皮脱落,多发于第3、4、5趾缝间。
“足癣克星”放大招——“复方苯甲酸搽剂”来登场
拯救足癣患者,必须有不一样的配方:苯甲酸、水杨酸、乙醇等。
苯甲酸治疗癣病的主力军,人称“常胜将军”
具有良好的亲油性使得其遇见了真菌的细胞膜就能轻易地穿“膜”而入,干扰微生物细胞膜的功能,酸化细胞内的环境,使得真菌的一系列酶反应偃旗息鼓。真菌遇见了苯甲酸凶多吉少。
水杨酸具有软化角质的作用,独门技艺“化骨绵掌”
能协助苯甲酸深入皮肤组织、发挥抗真菌的作用,尤其是适用于角质较厚部位的治疗。治疗角化型足癣,可以将足部在40-45℃温水中浸泡15-20分钟后,再用复方苯甲酸搽剂涂搽,治疗效果事半功倍。
乙醇具有消毒、杀菌的作用,消杀战役中的“东风”
它是苯甲酸与水杨酸的优质溶媒,又能钻进细菌内部,使蛋白质变性失去活性。与苯甲酸、水杨酸共称三大铁军,在对抗真菌的战役中从未失手。
“复方苯甲酸搽剂”能真正为各类体癣,股癣,手、足癣患者解决了“挠啊挠”的烦恼。
Tips1.足癣患者平时多汗,应勤换鞋袜,也可用复方苯甲酸搽剂对换下的鞋内进行喷涂,阴干后再穿上。
2.足癣易传染,手部身体均易感,应积极治疗,复方苯甲酸搽剂对这些未溃破的手足癣、体癣等均有很好的疗效。
3.预防脚气最重要的是保持清爽干燥,不穿别人的鞋袜,避免使用公共场所的鞋子,都对预防脚气有一定的帮助。
脚气顽固不发怵,民间偏方不靠谱。
若要摆脱此烦恼,就医对症精治疗。
足癣克星来帮忙,物美价廉足安康!
解忧良药何处觅?梁溪河畔九〇四。
文字:刘敏仪
图片:来自网络
编辑:沈思晨
审核:瞿发林陆佳赟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