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是祛湿ldquo黄金期rdqu

夏季炎热,人们容易贪凉

加上雷雨频发,湿气就很可能入侵

在体内埋下致病的种子

中医认为,湿气是“万恶之邪”

不仅会影响人的皮肤、体型

还会诱发百余种疾病

严重的甚至可能引发肿瘤

我们怎么才能知道自己体内的湿气情况呢?

薏米、花椒祛湿,用不对也可能伤身?

关于湿气你了解多少?

上周日的问答,你都答对了吗?

跟可可去看看答案吧~

关于湿气,说法正确的是

A、舌苔越厚,湿邪越重

B、秋冬季天气干燥没有湿气

C、长湿疹就是湿气重

D、盗汗是湿气重的表现

正确答案:A、舌苔越厚,湿邪越重

舌苔越厚,代表湿邪越重。舌苔黄厚腻提示体内有湿热,舌苔白厚腻提示体内有寒湿。整个舌面湿湿的、稍微有一点腻的水滑苔是疾病初期的表现;若是出现如橡皮泥贴在舌头上一般的黄厚腻苔,则说明体内湿热较重。

很多人认为雨水多的夏季才是湿气盛行的季节,而到了秋冬,天气干燥,因此没有湿气。但其实,秋冬季天气寒凉,而“寒必伴有水”,寒气重一分,湿气亦重一分,寒湿互结。因此冬天时很容易形成“寒湿”,而夏季则较多是“热湿”。

湿疹是一种常见的表皮炎症,长湿疹并不一定是湿气重的表现,像常年劳作的人手部湿疹、老年人乏脂性湿疹、过敏性湿疹就和湿气关系不大,而手足癣常在湿热环境中发作,以及浸淫疮、钱币状湿疹,则与湿气有一定关系。

盗汗是指入睡后无缘无故出汗、醒来后停止的现象,很多人会把盗汗和湿气联系在一起,认为是湿气太重引起了津液失调。但短期内突然出现盗汗,很可能是恶性肿瘤、感染性疾病、神经系统疾病、内分泌疾病、女性更年期等多方面的原因。

下列哪种行为,不会加重湿气?

A、过分贪凉

B、饮食油腻

C、长期游泳

D、熬夜、过劳

正确答案:C、长期游泳

天气炎热,很多人喜欢喝冰水、吃冰激凌,但过食寒凉容易损伤脾胃,而脾主运化,一旦脾胃受损,水湿运化就会受阻,从而易积聚在体内,加重湿气。

火锅、烧烤、油炸食品等比较油腻的食物,受到很多人的喜爱,但其热量很高,不好消化,食用过多会给脾胃增加负担,影响脾胃的运化,促进湿热之邪的生成。

在游泳过程中,大量的水湿会通过毛孔渗入体内,但是游泳属于一种全身性的有氧运动,对四肢、躯干、脊椎、心肺功能都有比较好的锻炼作用,而适当的锻炼,可以促进血液循环,增加水分代谢,以加速湿气的排出。

古籍《脾胃论》中指出:劳倦则脾先病。而脾受伤,体内水谷运化受影响,自然会加重体内湿邪。日常要注意劳逸结合,建议每天23点前就应进入睡眠状态。

关于健康祛湿,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多吃薏米就能祛湿

B、每天用花椒泡脚更祛湿

C、健脾胃,有助于祛湿气

D、经常吃辣就能祛湿

正确答案:C、健脾胃,有助于祛湿气

薏米是公认的天然祛湿食物,但用不对也不行。薏米有生薏米和炒薏米之分:生薏米性质偏寒凉,利湿同时能清热,常用于去除湿热;炒薏米更适宜在湿邪共有症状之外还伴有胃凉、胸闷、易腹痛泄泻等表现的寒湿人群食用。

花椒不只是一种调味料,还是一味中药,具有祛湿除寒、温中行气等多种功效。对于夏季常吃冷饮、吹空调的人来说,体内寒湿之气容易大量堆积,常吃花椒或用花椒泡脚,有助于去除寒湿。但湿热人群,不宜过多使用。

脾主运化,其运化水湿的功能好了,自身排湿的能力就会增强。因此,祛湿关键还得健脾胃。山药、芡实、薏米、莲子、红豆等都有助于健脾胃祛湿,日常可以适当多吃,也可以将其科学搭配打磨成粉,混合食用。如果觉得制作麻烦,可购买相关成品。

辣椒味辛,有温散的功效,能让人发汗帮助祛湿,但是这里所指的湿气是“寒湿”。对于湿热体质的人而言,吃辣椒不仅会加重湿气,还会出现喉咙痛、口腔溃疡等;特别对于易过敏体质、胃不好及有哮喘的人,吃辣椒则会加重病情。

如果您想及时收到更多健康知识

简单三步,把大医生


转载请注明:http://www.shouzuxuanajh.com/jhszx/9741.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