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足癣是致病性皮肤丝状真菌在手足部感染引起的皮肤病。近年来白色念珠菌及其它酵母样菌感染也屡见不鲜。发病与密切接触传染源有关。
构成手足癣的传染必须具备传染源、传染途径及易感者三个基本环节。手足癣患者是本病的传染源,有些家庭饲养的宠物猫、狗等,若被皮肤真菌感染也是不可忽视的手足癣及其它癣病的传染源。然而并不是所有的手足癣患者都具有同样程度的传染性,它与有无经过治疗,病情控制程度等因素有一定关系。
手足癣的传播方式:
(1)直接传播:长期密切接触是手足癣的主要传播方式,特别是接触未经治疗的手足癣病人,皮肤真菌主要侵犯皮肤角质层,由于搔抓或轻微的外伤而导致感染。
(2)间接传播:由于穿着或使用手足癣病人的鞋袜和日常生活用品而感染发病者属于间接传染。虽然皮肤真菌生命力极强、繁殖又快,但较直接接触传染的可能性低。
(3)公共浴池:是传播手足癣的重要场所,如澡盆、澡池、毛巾和拖鞋,不进行很好消毒,而有些人又有泡澡习惯或使用公共毛巾拖鞋,不但易感染手足癣,也会感染其它皮肤病。还必须指出,机体的抵抗力无疑在传染过程中是起主导作用的因素。一个手足癣患者周围的人(尤其是家人),受感染的机会虽然相似,但不是每个人都会发病,接触后是否发病以及发病过程和表现,主要取决于被感染者的抵抗力,也就是机体的免疫状态。此外,卫生习惯的差别是影响手足癣发病因素之一,如居住拥挤、潮湿,卫生条件差,又没有消毒意识等,可成为致病真菌入侵的有利条件。
手足癣的诱发因素是什么?
(1)多汗:足跖部多汗,由于汗液蒸发不畅,致使表皮呈白色浸渍状,尤其以趾间最为明显,严重多汗可引起水疱、糜烂或角化过度,很容易继发真菌感染,引起足癣。
(2)妊娠:有些患者手足癣是在妊娠期间发病的,这可能与内分泌失调引起手足皮肤抵御真菌感染的能力下降有关。例如:有位女性患者,25岁,妊娠3个月,双足跖及足缘部皮肤干燥、脱屑,来门诊治疗。经检查为:鳞屑型足癣,妊娠前无足癣发病史。
(3)肥胖:指(趾)间潮湿、浸渍易诱发间擦型手足癣。
(4)损伤:手足皮肤受到损伤,就会破坏皮肤的防御功能,是诱发手足癣的一个重要因素。
(5)糖尿病:是内分泌代谢性疾病,因缺乏胰岛素引起营养物质代谢紊乱,皮肤抵抗力降低,并发皮肤真菌感染,易诱发间擦型手足癣。
(6)用药:长期服用抗生素、皮质类固醇激素、免疫抑制剂等,使正常菌群失调,真菌大量繁殖而致手足癬。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