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控制白癜风 http://m.39.net/pf/a_6020116.html文化大革命期间,医院上门诊、管病房外,还要轮流到农村去巡回医疗。在市内工作的医生也要定点定时到工厂和基层卫生所去看病。我先后去过厂(熊猫电视机厂前身)、南京汽车制造厂、石鼓路诊所、医院。每个单位每周一个上午,一般一周去两个单位。主要任务是为皮肤病患者看病,培养该诊所的医生。工作时间六到十二个月,以后科内其他医生接班。厂在基层医疗机构服务期间,给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在厂,很多工人患了手足皲裂症,就是双手指掌皮肤干燥粗糙,有深浅不一的裂口,患者手指掌贴了不少胶布条来止痛,如不及时更换胶布,胶布呈褐黑色。患者均为一线工人,皮肤病给他们带来很大痛苦,也严重影响了工作。医院的治疗均未见成效。他们对我充满期待。经过仔细检查,我发现大多数患者是手癣鳞屑角化型。手足癣是极常见皮肤病,发病率分别为2.61%和50%。临床表现一般分为鳞屑角化型和水疱浸渍型。鳞屑角化型致病真菌约64%为红色毛癣菌,它主要寄生在表皮角质层。常用的外用药治疗有角质剥脱剂如5%水杨酸和I0%冰醋酸,它既能杀菌又能使角质脱落。但它们只能对角质层浅部的真菌有效,深层因为药物达不到,所以用药后缓解很快旧病复发。口服抗真菌药当年仅有灰黄霉素,药物贵而且紧缺。口服后要I2天才能到达角质层,在角质层中药物含量由深层向浅表层递减,最外层几乎为零。加之汗液和水的稀释,浅表角质层药物浓度很低。但它是杀菌剂,而且非要有效。只用口服灰黄霉素治疗鳞屑角化型手足癣,可能服药时间延长,痊愈时间推迟,要等待表皮更替将角质层浅部的真菌排除。I年我在工厂设计了把内服药和外用药相结合里外夹攻治疗手癣的方案:灰黄霉素成人每日服0.5到0.75克,连续服药2周,服药7天后开始外用复方苦参水杨酸散(即足光粉,每袋36克,含水杨酸7.2克,苯甲酸4.8克,硼酸16克,苦参8克),一袋加沸水ml到ml,溶解放温后浸泡患处,一日一次,每次浸泡30到60分钟,连续3天。健康皮要涂凡士林膏保护。治疗后表皮会出现大片成层剥脱,此时角质层深部的真菌可能部分也会被破坏清除。此时灰黄霉素已达角质层深处,它能在残留角质层中滞留一段时间,对残存的真菌有杀灭作用。所以能铲除癣真菌复发的根源。我用此方法治疗75例鳞屑角化型手癣,临床治愈率97%。该疗法发挥它们各自的长处,两者联合治疗克服了各自的短处。即口服灰黄霉素药物达不到角质层表层;外用药物达不到表皮角质层深层,所以治疗效果好,服药时间短,复发率降低。记得我最后一次在该厂上班的情景,门诊室内外都挤满了人,他们个个伸出光滑润湿的双手,每人坚持要和我紧紧握手,长时间都不愿意松开,他们虽然没有言语,但面部微笑充满感激之情。从他们的眼神中,我感受到他们的信任、尊重与爱戴!一个医生只有心中怀有患者的痛苦,他的智慧才能放出眩耀的光彩,结出丰硕的果实。只要你到工厂目睹他们工作环境,亲眼看见他们劳动时贴满胶布的双手的不便及痛苦,你就会有同情心和使命感,你就会为减除他们的痛苦设计出最好最省钱的治疗方案。创新源于需求,需求源于人的同情心。下工厂的经历,给我留下美好温馨的回忆,我会永远铭记在心。写一首诗自勉:寒窗读破千册书,天赋我才必有用。行医不能降病魔,不如巷囗烤红薯。
转载请注明:http://www.shouzuxuanajh.com/jhszx/4260.html